详解带刀侍卫马克斯.阿隆索,这样的体系球员兰帕德真不该卖
自从孔蒂带着他的意式三中卫体系离开斯坦福桥后,蓝军后防大将马克斯.阿隆索便再也没能找回昔日的快乐,这位曾经的PFA最佳边卫在萨里麾下度过了郁闷的一年,紧接着又一度被兰帕德排挤在本赛季蓝军的主力名单之外。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已不再年轻的龙哥站在了职业生涯的十字路口,他下赛季还会出现在切尔西的大名单中吗?一切都要打上个问号。
阿隆索
如果你带着无限的真诚去询问一名资深的切尔西球迷——如何看待马克斯.阿隆索在蓝军的表现?他的回答十有八九会是“一言难尽”、“魔鬼中的天使”这类模棱两可的答案,如此回答当然不是因为球迷不够格,而是因为以上描述的确是大多数人对这位西班牙后卫的直观印象。
在看待阿隆索实力的问题上,笔者第一次感受到了“懂球帝”和伪球迷之间的界限竟是如此的模糊,即便你从不看切尔西,也能从社交媒体上蓝军拥趸的“口吐芬芳”中得到些启发,然后做出如下评价:身材高大,进攻意识强,正面防守能力不足,转身一万年,踢边翼卫是佛,踢边后卫是魔,哦对了,还有一脚出神入化的任意球。
这样的定义,看似全面,实则空洞,作为近5年来英超得分能力最强的边后卫,阿隆索难道配不上更具体更深刻的评价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龙哥配得上更具体的评价
或许各位读者已经看出来了,笔者一系列的铺垫和反问,不过是想帮龙哥说说话罢了,这自然也是我不惜笔墨写下此文的原因。结合我的文章标题——马克斯.阿隆索手中握有三大法宝,他的的确确有资格在这支远算不上优秀的切尔西占据一席之地。为什么这么说?您切往下看。
龙哥的三大法宝:带刀后卫是如何养成的
本着笔者行文的一贯套路:评价一名球员,必从优点开侃,一番恰到好处的吹嘘过后,再委婉点出其缺点,与此前的吹捧相得益彰,凸显出人物的两面性以及——作者的狂热不失冷静,抒情而又不失客观。
扯远了,回到正题!
笔者口中阿隆索的三大法宝,分别为:前插意识、精湛射术和头球能力,在做出以上总结后我深刻地意识到,这样的龙哥,怎么看都更像一个前锋而不是后卫。
就前插意识而言,个人认为阿隆索是目前英超后卫中最为出色的存在,不同于中路后腰或中前卫在执行前插任务时遭遇的防守阻力,边后卫或边翼卫如是操作时往往能收到奇效。
常规意义上边后卫插上模式
一般来说,边后卫最常见的前插方式是在边锋(或边前卫)在对方球队禁区肋部拿球时运动到其侧翼,为进攻提供宽度和出球点,此时边前卫可以内切、与边后卫做小范围配合,也可以将球权交给边后卫由其负责传中。就该种情形而言,边后卫的传中能力和小范围持球能力十分重要,而这些并非阿隆索的拿手好戏。
西班牙人所擅长的,是依靠队友吸引对手防守注意,在有相对较大空间情况下,利用精湛射术实现一击致命,这一招,龙哥屡用不爽。
阿隆索常用插上模式
以本赛季联赛第28轮马克斯.阿隆索的梅开二度为例,尽管具体进球细节与笔者所述略有差异,但大致思路是一致的。从阿隆索的两个进球中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他在有意识地寻找这种被“放空”的机会,然后摆脱,腾出射门空间,张弓搭箭……
对阵伯恩茅斯龙哥第一球
对阵伯恩茅斯龙哥第二球
不仅仅是本赛季,孔蒂时期阿隆索也十分擅长用上述前插方式帮助球队,比如说16-17赛季主场对阵埃弗顿的比赛中,我们看到:当太妃糖的防线重心被切尔西的右路和中路球员带走时,龙哥像老爷车一般缓慢起步,龟速前插后包抄,精准破门。
孔蒂时期龙哥对阵埃弗顿的进球
正如笔者在上文中强调的:阿隆索凭借前插意识得来的的机会,最终需要借助精湛射术转化为进球,而这正是他的第二大法宝。
说到龙哥的脚法,笔者只能啧啧称奇,不服不行,脚头硬,准星刁——六个字完美概括了西班牙后卫的射门艺术,回顾加盟蓝军以来阿隆索的进球,但凡是用脚打进的,无一不具备以上特点。由其精湛射术延伸到任意球上的造诣,更可谓一绝。还记得车迷之间茶余饭后的调侃吗?“禁区右侧,离球门25码附近,就是龙哥的点球点。”这么说或许略显夸张,但从西班牙人实际操刀该侧任意球的表现来看,还真是八九不离十。
龙哥任意球秀脚法
最后再来看看阿隆索的头球能力。笔者认为,188cm的身高固然给龙哥带来了不少烦心事,比如说回追速度和转身反应上的不足,但上帝关了你防守能力上的一扇门,势必会在进攻能力上给你开扇窗。就马克斯.阿隆索而言,伴随着身高优势而来的头球优势,可以让其在球队整体进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独立于锋线之外的禁区高点。
还烦请老车迷再次和笔者一起回忆一下,遥想当初孔蒂执教时期,当右侧翼卫摩西传中的时候,中路抢点的球员除了盛世美颜,是否也有我龙哥矫健的身影呢?如果各位记不起来了也不打紧,就说说本赛季吧,当右侧AZP、里斯.詹姆斯皮球斜吊禁区的时候,在小将亚伯拉罕的身边,你往往也能看到阿隆索。
龙哥在禁区充当高点示意图
龙哥的积极前插,可不只是单纯充当拔腿射门的工具人那么简单,提供除中锋以外的第二高点也是他的战术使命之一,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无疑是16-17赛季主场战胜阿森纳的比赛,阿隆索后排起跳,力压贝莱林帮助蓝军首开纪录,那一瞬间,枪手禁区内人仰马翻。
龙哥力压贝莱林
甭管几后卫,阿隆索要的是前插空间+补位侠
部分球迷不看好阿隆索在切尔西前景的理由很简单:西班牙人只能胜任三中卫体系下的边翼卫,踢边后卫他还不够出色。
对于这样的观点,笔者只能表示部分赞同,的确,龙哥加盟蓝军三年半,其在三中卫体系和四后卫体系下的表现对比悬殊,但如果就此得出结论说他不适合四后卫,恐怕也有些武断了。
马克斯阿隆索
边翼卫上的阿隆索在进攻端更有威胁,防守端也很少出现大的疏漏,这一切得益于两点:一是位置前提后便于发挥其插上参与进攻的特点,二是三中卫体系下有后腰和边中卫为其补位。用通俗的话来说——正如笔者这部分内容小标题所总结的:他需要前插空间,还需要有人帮他补位。
阿隆索的技术特点决定他是一名体系球员,简单来说就是需要队友的帮助才能有上佳的表现。一方面,他在进攻中获得前插空间的关键在于己方边前卫或边锋能够起到牵制对手边后卫的作用;另一方面,其防守不露怯的前提是后腰和边中卫能够填补他前插留下的空档。
无论是三中卫体系还是四后卫体系,在激发阿隆索进攻能力这一点上其实并没有太大区别;两套体系的核心差异在于防守端:当龙哥上去后,谁来补位,以及补位效果如何。
四后卫体系下边后卫插上后的空档由后腰和边前卫填补
我们假设,如果切尔西的后腰和中后卫并没有太强的防守能力和拦截能力,那么在四后卫体系中,他们将大概率无暇照顾到阿隆索的防区,由此西班牙人不得不将相当大一部分精力放在防守上,从而影响进攻效率。
即便在某些场合下阿隆索能够实现前插进攻,往往也要考虑到自己的防区空空如也的情况,一旦进攻受阻对方打反击,他就需要尽快退防,而前面也说到速度不是阿隆索的强项,尤其是和对方边锋拼速度,由此其边路防区被打穿也就不让人感到奇怪了。
三中卫体系下边翼卫身后有边中卫保护
在充分了解马克斯.阿隆索在四后卫体系下的困境后,总结出解决如是困境的办法就相对简单了。答案只有一个:用防守能力更强的边前卫和后腰反哺边后卫。具体来说,可以参考威廉和佩德罗在边前卫位置的表现,以及巅峰时期马蒂奇和坎特在后腰位的表现。通过边前卫+边后卫+后腰的有效互补,延缓对手的反击速度,换取边后卫回防所需的时间。
若日尼奥防守薄弱无法在四后卫体系下支援边后卫
在这一思路下,解决阿隆索适应四后卫难题的重点就转移到了中场身上,蓝军现如今的正牌后腰若日尼奥在防守端表现疲软,难以实现笔者口中的“反哺”,变相影响了阿隆索在边后卫位置的发挥。
写在最后:
无论如何,马克斯.阿隆索不能卖,这就是笔者本文的中心思想。退一万步来说,即便兰帕德不指望龙哥在四后卫提下有上佳表现,也应该考虑让其留队,增加球队战术上的可变性。如果真的要卖人的话,出售若日尼奥,引进一名防守端更为强势的后腰才是蓝军补强的正确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