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我国购买苏27战机,回国途中却遭蒙古阻拦,索要20万过路费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在我军空军发展历程中,苏-27无疑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的引入让我军航空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不过当初引入苏-27的历程可谓一波三折。
(苏-27照片)
为了从俄罗斯顺利引进这批先进的战机,我国提供了大量的物资。而在苏-27来华之际,还遭到了蒙古的阻拦,对方更是索要20万过路费,那么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一、和苏联谈生意
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中美之间关系良好,两国军事交流也非常频繁。期间美国向我国提供了很多帮助,不仅出口给我国黑鹰直升机,还帮助我军改造升级了歼-8战斗机。
美国当时和中国关系密切,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联合中国来遏制苏联的发展。到了1989年,苏联已经被斗垮,中美之间的蜜月期也走到了尽头。
(老布什照片)
随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联手对中国开展了制裁,邓小平清楚他们此举是希望中国放弃社会主义道路,他也表示要顶住这股逆流。
而此时的苏联被阿富汗战争搞得焦头烂额,苏联方面也意识到仅仅靠自己已经无法与美国相抗衡,在这个前提下,苏联迫切地希望改善与中国之间的关系。
因此在1989年5月,随着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并与邓小平握手,意味着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而此时距离中苏关系恶化已经足足过去了30年。
(戈尔巴乔夫访华照片)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因为苏联的援助,我国国防科技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但随着两国关系交恶,我国不得不自主进行研发。
如今重新可以与苏联方面合作,我国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个机会,因此军贸成为了两国合作的重头戏,而我方重点关注的便是苏联的先进战机。
二、锁定苏-27
在1989年国务院举行的春节团拜会上,空军副司令于振武,在和航空工业部科技委副主任顾颂分交谈的时候,就提出是否可以引入外国的战机生产线,从而快速拿到先进的飞机。
毕竟在当时国内的主力依旧是歼-7战斗机,其性能已经无法满足空中作战的需要,在和其他国家的竞争中,我军战机的性能已经远远落后,尤其是受限于作战半径,我空军严重缺乏远程作战能力。
(歼-7照片)
当时我军的主力还是仿制米格-21的歼-7,歼-8也同样是在米格-21基础上设计的,当时我国航空工业至少落后西方20年,甚至弱于印度。
后来我国想要采购英国的鹞式战机,以及法国的幻影-2000,不过对方要价太高,最终未能实现。
后来我国和美国达成合作,共同研发新式战机,但美方却屡屡拖延,后来更是单方面终止合作,让我国航空技术发展停滞。因此我方也希望可以通过和苏联的合作,弥补这个差距。
(米格-29照片)
在我方专家抵达苏联之后,苏联方面的专家推荐的是米格-29战机,虽然米格-29远比我国战机先进,可是它的作战半径只有700公里,不符合我方需要。
而在我国代表团参观期间,苏联的空军上将沙波什尼科夫,自顾自地向我方介绍了苏-27飞机,事实上在苏联最初设计的沟通方案中,是不会向我方提及这个型号的战斗机的。
苏-27是苏联最先进的重型战斗机,只有苏联境内的空军才少量配备,而且在不久之前刚刚在巴黎航展大放异彩,苏联方面自然不愿意出售它,因此才会大力推荐米格-29。
(苏-27照片)
在了解了苏-27的相关信息之后,我方立刻提出希望购买苏-27。据说苏联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亚佐夫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暴跳如雷,但是事已至此他们也只好开始与中方进行谈判。
三、峰回路转
面对我方提出购买苏-27的要求,苏联第一时间提出了拒绝,苏联人还是更希望中国可以选择进口米格-29。
在苏联人看来,中国之前进口的战机都是米格系列的,而且当时中国的经济状况也不是很理想,相对便宜的米格-29是更好的选择。
虽然苏联人的态度很坚决,可是我方代表团同样没有做出让步。因为在深入了解两款战机之后,我方很清楚米格-29和苏-27之间的差距。
(米格-29照片)
米格-29不仅作战半径小,而且在和当时的F-16等主流战机作战时,也不具备优势。再加上苏-27使用的技术要比米格-29先进很多,我方自然不愿意退而求其次。
不过如果苏联方面坚持不出售苏-27,就算我国再有诚意,这桩生意也很难做成,所以代表团的成员对于是否可以买到苏-27心里也没有底。
如果在之前,苏联绝对不会将自己最先进的战机出售给中国。不过在当时苏联国内的经济已经来到了崩溃的边缘,苏联亟需换回大量的外汇储备和物资,而先进的武器则是苏联获取外汇最快速有效的方式。
(苏-27照片)
因此苏联方面对于出售苏-27的态度也发生了改变,在代表团结束访问之前,苏联主管军事工业和经济工作的别洛乌索夫,就找到刘华清进行了小范围的会谈。
在会谈中他告诉刘华清,苏联政府在原则上已经同意向中国出售苏-27了,在下半年会举行第二次混委会会议,这个消息也让我方感到非常振奋。
四、敲定交易
我方很清楚,如果不是苏联经济出现了巨大的问题,我们是没有任何机会购买到苏-27的,可以预见苏联方面在价格上不会做出太大让步。
所以在高兴之余,我方也不免担心无力支付高昂的费用。当初我国曾经与法国接触,希望可以购买40架幻影-2000战机,但是法国提出的价格完全超出了我方的心理价位。
(幻影2000照片)
为此我国领导人也出面与法国总统进行会谈,希望对方可以在价格上做出让步。不过法国方面表示,友谊归友谊,生意是生意,最终花了两年的时间还是没能谈拢价格,我方只好放弃。
不出所料,在决定向我国出售苏-27之后,苏联给出了一个天价。24架苏-27要价14亿美元,而且因为缺乏外汇,苏联提出只收美元。
这样的价格在当时可谓是天文数字,加上我国外汇储备量不足,根本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凑齐这笔巨款。这让很多人都犯了难,但尽管如此,我国依旧坚持引进苏-27。
(苏联百姓照片)
我国了解到当时苏联不仅缺少外汇储备,国内的物资也很匮乏。于是我国提出以物换物的交易方式,也就是我国提供苏联需要的物资来换取苏-27战机。
1990年6月左右中苏双方就引进苏-27正式开始会谈,我国也将其称为“906工程”。这次封闭式的会谈并不顺利,双方在购买方式上多次交涉,最终决定合同金额的70%以易货贸易的形式支付,最大的问题迎刃而解。
当时我国提供的货物种类很多,而苏联特别提出索要手电筒、暖水瓶以及兽皮大衣,其中兽皮大衣更是苏联最看重的物资,那段时间我国东北三省、河南以及河北的很多野狗也遭了殃。
(苏联人民照片)
当时我国方便面刚刚开始普及,苏联人对方便面很感兴趣,后来大量方便面被送到苏联,小小的方便面也为苏-27的交易做出了贡献。
五、横生枝节
在敲定苏-27的交易之后,苏联在1991年2月派出苏-27来到中国,在北京南苑机场进行了展示,苏-27先进的性能,也让前往参观的空军将领们感受到了深深的震撼。
而此时西方国家还不知道我国已经和苏联就购买苏-27达成了协议,在他们看来这不过是一次普通的飞行交流活动。
不过很快苏联爆发了“8·19事件”,受此影响我国代表团前往苏联参与军事技术合作会议的计划也被迫取消,这让人们不免担忧中苏军事技术领域合作的前景。
(苏联解体照片)
几个月后苏联解体,这让人措手不及,我方不由得担心之前和苏联签订的苏-27贸易合同,俄罗斯是否还会执行。
好在之前在苏联动荡时期,我国贯彻了邓小平提出的以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决定亲疏的原则,并没有插手苏联的内部争端。
因此俄罗斯在独立之后,叶利钦表示会继续履行承诺向中国出售苏-27,所有人悬着的心这才放了回去。
(叶利钦照片)
1992年6月,首批12架苏-27飞机顺利出厂。我方派出马宙光少校前往负责战机的交付工作,和他同行的还有我国的三名飞行员。
首批飞回国内的苏-27将由俄罗斯和中国的飞行员共同驾驶,不过因为我国的飞行员缺乏驾驶先进战机的经验,因此主要由俄罗斯飞行员负责驾驶,这批飞机也将从德日达空间基地起飞,抵达我国芜湖机场。
1992年8月4日,首批苏-27顺利升空,可是不到一个小时,它们却原路返回了德日达空军基地,原来他们在飞行的途中,遭到了蒙古方面的阻拦。
六、蒙古索要过路费
原来战机要飞往芜湖,需要通过蒙古的领空。而当战机编队飞到蒙古领空的时候,遭到了蒙古方面的阻拦,对方表示如果战机不返航,他们将会当场击落。
(蒙古空军照片)
在苏联解体之前,苏联的战机可以随意通过蒙古的领空,也不需要向蒙古方面提前通报。因此俄罗斯的飞行员觉得这次飞过蒙古也会十分顺利,却没想到蒙古竟然突然发难。
其实蒙古的做法也不难理解,之前苏联强大之际,蒙古这样的小国自然将其视为自己的靠山,自然对苏联毕恭毕敬。
但是随着苏联的衰落,很多国家已经开始阳奉阴违,小动作不断,随着苏联的解体,蒙古自然更加无所顾忌,这才出现了阻拦战机的情况。
(蒙古空军照片)
蒙古这次的做法可以说,让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大国面子上都有些挂不住,为了妥善解决这个问题,我国外交部与蒙古展开了交涉,希望对方可以放行。
不过蒙古却表示苏-27战机想要通过蒙古领空,中国必须要缴纳20万美元的罚款才可以。蒙古表示苏-27战机经过蒙古领空会惊吓到蒙古的民众,同时还会影响到蒙古空军的行动,所以要求中方支付20万美金是很合理的。
我方很清楚这些不过是蒙古的借口,这20万的过路费其实就是给中国和俄罗斯释放一个信号,那就是蒙古不再是任何人的小弟。
(蒙古空军照片)
蒙古作为一个小国,在面对中俄两个大国的时候能有如此的底气,不免让人感到好奇。但仔细分析,其实很容易看出其背后的端倪。
蒙古和中俄毗邻,表面上自然要与两国交好。可是蒙古也希望可以在两个大国之间斡旋,于是他们暗中和美国走到了一起,希望借助美国制衡几个大国。
这次美国在得知俄罗斯要向中国交付苏-27,他们也很清楚这对中国空军发展的意义,所以想要加以干涉。不过美国不方便直接出手,最终便选择让蒙古出面,刁难一下中俄两国。
虽然蒙古的做法让人有些不快,不过20万美金较之于购买苏-27的14亿美金不过是九牛一毛,我国也担心夜长梦多,快速付了这笔钱,最终苏-27也顺利抵达芜湖。
(苏-27照片)
根据苏联出售武器的一贯习惯,中国拿到的这批苏-27战机存在一定的缩水,但是较之于国内的主力战机,这样的苏-27技术至少先进20年。
而在苏-27装备之后,我军感受到了其先进的性能,认为在歼-10定型之前,可以作为我军的主力战机,于是在1995年我国和俄方通过谈判,在沈阳引进了苏-27生产线,这对我军战机研发更带来了巨大的帮助。
之后我国根据自身的需要以及生产经验,生产了国产化的苏-27,也就是我们口中的歼-11战机。歼-11后来还推出了一系列改进型,广泛配备于我军。
(歼-11照片)
引进苏-27对于我国战机科研生产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这之后我国航空工业发展迅速,如今也已经可以自主研发最新型的战机,引进苏-27时,我方对技术的重视足以看出领导人的高瞻远瞩。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掌握先进的国防科技是保护国家和平的关键,也正是对技术的渴求,我国才爽快地向蒙古交付了20万美金的过路费。
不过随着我国防技术的不断发展,相信未来这样的情况不会再次上演。
参考资料
回顾苏27战机引进历程[OL].世界报,2013-04-04
郭磊. 中苏(俄)军事安全互信的重启——中国洽购苏27战斗机[J]. 经营管理者, 2009(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