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代相声大师,被誉为“单口大王”,结局很悲惨
1968年对于神州大地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很多精英人物都在这一年离世。而相声界也有几位名家离世,沈阳相声泰斗杨海荃,师胜杰先生父亲师世元,还有一位就是相声大师,单口相声大王刘宝瑞。其中刘宝瑞最惨,不仅离世的细节成迷,而且埋到哪也没人知道,可以说尸骨无存。
刘宝瑞生于1915年的北京。原名和冯巩一样都叫明光,刘宝瑞原名叫刘明光。他少时家庭贫寒,9岁开始接触相声,曾和老艺人崇寿峰学习。13岁拜张寿臣为师。当时赐艺名为“刘立棠”。14岁出师开始闯荡江湖。和马三立、赵佩茹、李洁尘等一起演出。后来与马三立长期搭档。曾在天津联兴茶社、济南光明茶社、北京西单启名茶社等地长期演出。
上世纪40年代以后,刘宝瑞在南方发展,曾在上海、南京、香港、澳门等地演出,受到观众欢迎,被誉为把北方艺术介绍给南方及港澳地区的先行者。解放初期在南京曲艺团工作,后调入中国广播说唱团任艺术指导。
刘宝瑞的艺术风格稳健潇洒、口风细腻,将语言、眼神、面部表情三结合,辅以手势,对每段台词的抑扬顿挫都精心设计过,通过长期舞台实践,能做到平整而不温,脆快而不过。尤其擅长单口相声,代表作有《珍珠翡翠白玉汤》《贾行家》《君臣斗》《知县见巡抚》《日遭三险》《连升三级》《化蜡钎》《解学士》等。被誉为“单口大王”。
刘宝瑞有两大爱好,一个是抽大烟,一个是吃美食。在旧社会艺人抽大烟是很普遍的现象。刘宝瑞抽大烟是抽得很凶的一个,好在解放以后戒掉了。但长期吸食大烟也摧残了他的身体,导致没能挺过那段非常时期,为他的悲剧人生埋下伏笔。
另一个吃美食的爱好则保持到了最后。刘宝瑞不仅爱吃,也爱做,经常自己下厨给团里的后辈做好吃的。吃过他做的饭的后辈们没有一个不夸他手艺好的。刘宝瑞最爱吃的就是大虾。当初他默默无闻的时候看到别人吃大虾自己吃不起就猛抽自己嘴巴,说别人都吃得起大虾,你咋就这么不争气吃不起呢?因此他发奋图强,也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吃上大虾。后来他成了角儿,终于能吃得起大虾了,可惜的是只吃到了1968年。
1966年特殊时期开始后,刘宝瑞就受到了不少冲击。好在有两个徒弟一直在他身边保护他,一个是韩红的父亲韩德江,另一个如今还健在,就是王文林。正是有这两个徒弟保护,刘宝瑞才在运动初期少遭了不少皮肉之苦。
1968年,刘宝瑞随“专政队”被下放北京房山农场劳动改造。当时刘宝瑞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等多种疾病,但还是被勒令下放,说就去十天。临行前,妻子对他说,你就放心走吧,西单商场又进了一批大虾,你回来我炒大虾给你接风。于是刘宝瑞怀着对炒大虾的念想离开家中,到了房山。谁也想不到这一别就是永诀了。在1968年10月6日,刘宝瑞在房山农场路村去世。年仅53岁。
关于刘宝瑞的死因也是众说纷纭。像著名作家邵燕祥和刘宝瑞一起改造,他当时听说刘宝瑞是服安眠药去世的。后来经过法医检验是胃穿孔死亡。还有京韵大鼓名家白凤鸣说刘宝瑞被强迫大量劳动,在吃饭的时候自己多给了他一些红烧肉,刘宝瑞多吃了一些导致胃穿孔去世。
还有和刘宝瑞同宿舍的徐衡说刘宝瑞去世的前一天,有一个专政队干部郭xx看到刘宝瑞干活少,就命令他背着簸箕跑步。刘宝瑞累得不行,每次经过徐衡身边,他都能听到刘宝瑞哼哧哼哧的大喘气声音。晚上刘宝瑞几乎哀嚎了一夜,到早上别人都出工了,刘宝瑞还在床上躺着。专政队的头头过去照着刘宝瑞身体就踹了一脚,刘宝瑞还是没反应,仔细一看人已经咽气了。
综合来说刘宝瑞是因为身体虚弱又被强制重体力劳动突然去世的。去世之后因为刘宝瑞当时的身份也不可能办葬礼,就随便找地埋了,也没做记号,导致刘宝瑞尸骨始终没找到。
后来刘宝瑞女儿娅娅在北京朝阳陵园为父母买了块墓地,将刘宝瑞生前穿的衣物葬在墓内。每次祭奠,娅娅都要供上刘宝瑞一直心心念念的大虾,以便了却父亲生前最后的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