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海自已非亚洲最强海军,三大短板让他难比强国舰队
谈及日本海军,当然现在叫做日本海上自卫队,很多人都以印象作为依据,武断的得出日本海上力量依然是亚洲第一,甚至远超他国。这其中也不乏一些军迷朋友,甚至煞有介事的说:日本海军在二战时期就有航母了,现在肯定更强。那么事实究竟如何呢?其实,日本的海上力量早已经不是亚洲的第一,他有三大短板难以弥补,这就是:攻击力差、水下兵力弱、国产化程度低。
图为日本海自的出云级直升机航母。
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在拿的出手的主力主要是2艘22DDH型“出云”级直升机航母、2艘16DDH型“日向”级直升机航母,2艘“摩耶”级驱逐舰(其中1艘服役),2艘爱宕级驱逐舰,4艘金刚级驱逐舰,4艘秋月级驱逐舰,2艘朝日级驱逐舰,5艘高波级驱逐舰,9艘村雨级驱逐舰,5艘初雪级驱逐舰,5艘阿武隈级护卫舰和11艘苍龙级常规动力AIP潜艇。这其中,初雪级驱逐舰和阿武隈级护卫舰都属于服役超过30年的老军舰,而且性能甚至不如我国的051型驱逐舰,已经进入接近退役状态。
图为海自秋月级驱逐舰。
因此,简而概括就是,日本海自有4艘直升机航母,28艘较为现代化的驱逐舰,以及11艘常规潜艇。要知道,到目前为止,还有很多国内媒体把日本的驱逐舰总数说成是30-40艘,事实上他们连排水量2000多吨的阿武隈级护卫舰都算在内了,因为他在日本叫做“DE”,也就是过去的护航驱逐舰。从规模来看,日本海自就不是亚洲的第一,要知道,我国海军光是现役的、下水的、已经在船台建造的“神盾”型驱逐舰,就有40多艘,现役数量已经超过30艘,包括052C、052D、052DL、055等4个型号。
图为出云级直升机航母,可见其舰尾巨大的舷外升降机。
从技术上来看,日本海自的这些驱逐舰也并不先进。日本海自算得上先进标准的,除了4艘直升机航母,就是2艘摩耶级、2艘爱宕级、4艘金刚级、4艘秋月级、2艘朝日级了,其中,只有摩耶、爱宕、金刚三种军舰算是宙斯盾驱逐舰,一共有8艘,仅有我国海军的1/5,而且性能上也不如中华神盾系列。
图为海自金刚级驱逐舰。
比如,日本海自的驱逐舰全部都是装备美国的SPY-1D无源相控阵雷达,在盾舰技术已经全面进入有源相控阵雷达的现在,日本依然追随美国亦步亦趋选择SPY-1D,只能让自己的技术处于落后状态,毕竟就连美国自己也在发展SPY-6等有源相控阵雷达了,日本海自自己也想要发展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技术所限,只能发展出FCS-3型小孔径雷达,目前配备在秋月和朝日级驱逐舰上,探测能力非常有限,搜索距离只有200多公里。
图为我国海军的052C型驱逐舰。
再比如,日本自己生产的FCS-3有源相控阵雷达多目标对抗能力很差,原来该雷达内还有荷兰提供的ICWI间歇式连续波照射器来提供多目标对抗能力,可以同时和10多个目标交战,使得他的中距离防空能力一度成为世界先进水平,可以执行“僚舰防空”任务,也就是为正在反导作战的爱宕、金刚等宙斯盾驱逐舰提供点防空掩护。
图为海自高波级驱逐舰。
但是由于日本自己不能制造ICWI间歇式连续波照射器,导致后来服役的朝日级驱逐舰失去了该设备,只能一面雷达照射1个目标,最多在同一个方向只能对抗2-4个目标,陷入了只能提供有限自卫的境地。又比如,日本海自所有的驱逐舰都只配备有美国提供的鱼叉反舰导弹,射程只有250公里左右,弹头威力也不大,只能依靠掠海的办法来突防,在现在重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大行其道的情况下,日本海自的反舰能力奇差,聊胜于无。
图为海自出云级直升机航母。
同时,处于对日本海自进攻能力的限制,美国并没有给日本海自的摩耶、爱宕、金刚一共8艘驱逐舰出售战斧式巡航导弹的射控装置,也没有出售该巡航导弹,因此日本海自不具备美国宙斯盾驱逐舰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为了弥补这一短板,日本自己在研发一种射程500公里的舰载巡航导弹,可以整合进MK-41垂直发射器中,意图获得一定的对地打击能力,目前该技术还没有完全研发完成。
图为新下水的海自摩耶级驱逐舰。
再看看我国海军。我国的最早的6艘中华神盾舰,也就是052C型驱逐舰,使用346海之星雷达,配备48单元垂发,使用HHQ-9防空导弹、YJ-62重型反舰导弹,虽然垂发的数量不多,而且也不能使用对地打击巡航导弹,但是他起码拥有超过200公里防空范围,而且346雷达从一开始就是有源相控阵雷达,加上主动制导的HHQ-9导弹,同时可以对抗近20个目标。YJ-62反舰导弹虽然也是亚音速,但是射程超过400公里,装药量大,一发就能重创万吨级的大舰。
此后,我国连续建造了30多艘052D型驱逐舰,其中20多艘已经交付海军,他们都配备了64单元的850毫米冷热通用垂发,在使用HHQ-9防空导弹的基础上,还整合进了YJ-18对地打击巡航导弹和YJ-18反舰导弹,也能够使用YU-8反潜导弹,整体作战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而且雷达也换成了346A型“海之星”雷达,性能更加先进、孔径功率更大,成为了我国海军的中流砥柱。
图为我国海军的052D型驱逐舰。
其中,YJ-18反舰导弹射程超过600公里,亚超结合,中段掠海突防,末端爬升高度超音速攻击,集亚音速导弹的大射程和超音速导弹的大威力于一体。而他的改进型YJ-18对地打击巡航导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类似于俄罗斯口径系列导弹中的3M54反舰导弹和3M14对地打击巡航导弹的设计,让052D成为了战斗力非常完善的综合型驱逐舰。
图为我国海军的航母编队。
新建造的8艘055大型驱逐舰更是直接把吨位造上了万吨,达到了12000多吨,而且配备112单元冷热通用垂发,依然使用上述导弹、装备的同时,还首次使用了高集成度的综合射频桅杆,整合S波段、X波段、C波段、L波段等有源相控阵雷达在内,同时具备对远程目标搜索、对防空导弹火控、对海面目标搜索和打击、对隐身目标远程预警的能力,占据的体积却只有舰桥上方一个桅杆,成为引领世界潮流的先进设计。
图为山东号航母。
因此,日本海自的驱逐舰不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早已经不是亚洲第一,而且比真正的亚洲第一差距很大,完全无法相提并论。有人说,日本海自那不是还有4艘直升机航母吗?确实,日本有4艘直升机航母,其中2艘出云级正在被改造为可以起降F-35B战斗机的“防卫性航母”,但是要看到,这4艘直升机航母虽然蕴藏着日本研发装备真正航母的心思,但是目前的技术状态却并不算先进。
图为二艘日本出云级航母。
比如,2艘“日向”级直升机航母的排水量只有1.8万吨,可以携带的直升机为10多架,从规模上还不如我国的075型两栖攻击舰,直升机携带量也比075低很多,该直升机航母无法起降垂直起降战斗机,垂直升降机全部在内舷,而且机库很小、高度不够,因此他只能作为真正的反潜军舰使用。
图为海自日向级航母。
2艘出云级虽然被改造为可以起降F-35B垂直起降战斗机的航母,但是吨位只有2.7万吨,只是轻型航母级别,搭载F-35B战斗机时,只能搭载不到10架,而且只能使用垂直起飞的方式使用战机,F-35B吨位较大,达到28吨已经,垂直起飞非常耗油,作战半径非常短,在垂直起降模式下,只有300公里作战半径,尚且不如反舰导弹飞的远。而用日本自己的话说,他主要就是为美国的两栖攻击舰提供多余的飞行甲板和保障场所,支援美军作战。
最后是日本海自引以为傲的11艘苍龙级潜艇,说实话,个头是真大,排水量达到了4000吨左右,就和一个小核潜艇似的。但是苍龙级毕竟不是核潜艇,在潜航状态下使用瑞典的斯特林机AIP技术提供保障,只能有14天的潜航时间,潜航时航速不超过8节,可以说是非常慢了。因此,再先进的常规潜艇也打不过核潜艇,核潜艇水下可以无限潜航,续航力近乎无限,航速可以一直保持在25节以上,这就不是一个档次的装备。
图为万吨级的055大型驱逐舰。
最后,日本海自的国产化程度还非常低,所有的军舰都使用进口动力,比如美国的LM2500和英国的MT-30燃气轮机,所有的舰炮全靠进口,比如美国的MK-127和意大利的奥托-127等,所有的雷达全靠进口,比如8艘宙斯盾舰上的美国的SPY-1D无源相控阵雷达和SPG-62照射雷达,所有的导弹全靠进口,比如所有日本军舰上的标准-2防空导弹和ESSM点防空导弹,要说这些年日本在军舰上都国产了什么,我想大约就是空调和船壳吧。
图为美国打算使用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MDR-S,就连美国自己都准备换了,日本还不跟进。
总而言之,日本海自有攻击力低、水下战力差、国产化度低三大短板,技术上的差距也不小,因此很难称之为亚洲第一,更不能代表亚洲的先进水平,像这种全靠“洋人”技术和武器的海军,亚洲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后来覆灭了,历史证明,进口换不来国防现代化,日本海自未来想要追赶先进水平,要走的路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