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护林员“上春山” 守护生态绿
三月天,上春山。和往日不同,一大早,施秉县白垛乡组织护林志愿者跟随白垛村护林员从白垛村芹菜塘出发,前往黑冲片区,开始一天的巡山。
三月的清晨,白垛村的山区依然寒气逼人,身“林”其境,放眼望去,绿意蔓延在山中的角角落落……
白垛村五分之四的面积位于施秉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和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范围内,森林覆盖率90%左右,地势沟壑纵横,常年有大雾,天气阴晴不定,但这却是护林员们巡护路线中最好走的一条,其他路线更崎岖。
巡护途中,护林员们不时拿镰刀清理沿途的枯木杂草,仔细观察树木生长情况以及是否有人偷种、采伐、盗猎等迹象,并在观测记录本上详细填写巡山记录。
随后,队伍又踩着崎岖不平的山石路继续前进,路的一侧是陡峭的山坡,另一侧是数丈悬崖,往下望去,瞬间感觉头晕目眩、心惊胆战。
“不要怕,这条路我们每天要走两趟,哪里安全哪里不能走,我们心里都有数的。”王和明对身后的志愿者表示。
据了解,白垛乡充分发挥“林长+网格长”作用,构建“乡、村、组、护林员”四级森林防火网格化管理体系,积极探索覆盖全域的“横向管理、纵向包保”的森林防火工作新模式。同时,严格执行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压实8处护林员固定执勤点,全乡65名护林员和101位网格员联合执勤、流动巡护,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合力布防工作机制。
另外,利用巡护手持机与无人机技术,建立大数据监测网络,全方位形成了“专业队伍巡林、部门联动响应、全民参与护林”的森林资源保护新格局。
在做好日常巡林工作的同时,每到防火重要时期,护林员都会深入村寨张贴防火标语、悬挂宣传条幅、清理林子里的易燃物等。经过长期多次的宣传和教育,“现在大家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整个林区的生态越来越好,在辖区内没有出现火险、乱砍滥伐、非法盗猎的行为,这就是我们最开心的事。”王和明说。
“三月三来山青草漫漫……我上春山约你来见……”伴着歌声爬坡过沟,护林员不停地给志愿者讲各种各样的巡护故事,早已不知疲倦。
越往里走,山路越崎岖,志愿者们腿脚已经不听使唤,而护林员的脚步一刻也不停歇,对于他们来说,守护青山已不再是一件苦差事,而是他们对这片土地发自内心的热爱。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陈化勇
通讯员 杨贵英
编辑 夏华
二审 王光莉
三审 沈安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