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整背驰后次级别买点如何判断
盘整背驰后次级别买点的判断,是缠论中一个重要的操作技巧,主要步骤如下:
1. 识别盘整背驰:首先,需要在高级别图上识别出一段走势的盘整形态,并且这段走势的最后一个离开中枢的次级别走势类型(例如,5分钟级别的走势类型)与前一个离开中枢的走势类型相比,显示出力度减弱的迹象。这通常通过MACD柱子面积、黄白线高度或斜率来判断。
2. 次级别回调:当盘整背驰出现后,走势会有一个向下的次级别回调。这个回调的目标是寻找一个买点,即次级别的第一类买点。
3. 不创新低:关键在于这个回调段不能创出新低,或者即使创出新低,也要通过其他技术指标(如MACD柱子面积比较、小级别背驰等)来确认这是一个假突破,即力度更弱的下跌,形成所谓的“类背驰”或“次级别背驰”。
4. MACD辅助:在次级别图上,观察MACD柱子面积或黄白线,寻找背驰信号。回调段的MACD柱子面积应小于前一个下跌段,黄白线也应显示背驰特征。
5. 结构完成:等待回调段内部形成一个完整的次级别走势类型,通常是下跌-盘整-下跌的结构,最后一个下跌段显示出背驰迹象。
6. 精确买点:在回调段的末端,寻找价格结构上的转折点,如K线形态的反转、成交量的配合等,这通常伴随着MACD柱子的缩小或黄白线的金叉。
7. 区间套定位:如果可能,使用区间套方法,即在不同级别中寻找背驰点,从高级别到低级别逐步精确,以确定最精确的买点。
8. 止损设置:在实际操作中,应设置止损点,通常在回调段的最低点下方,以控制风险。
9. 后续走势观察:买入后,密切观察走势是否开始形成向上的次级别走势类型,以及是否能够回到之前的中枢之上,进一步确认趋势的转变。
通过这些步骤,结合实际图表和市场动态,可以较为准确地判断盘整背驰后的次级别买点,为交易提供有力的依据。
点赞收藏加关注就是对我技术分析的最大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