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高手在民间
昨天发了个吐槽伪中医的帖子,很多人说“高手在民间”,今天再掰扯一下“中医高手在民间”的说法。
还是先抛观点,千万别拿自己的生命健康去赌民间高手的诊疗能力。
为了缩小讨论范围,我们先把中医院和医院中医科的专家、医生,和取得官方认证、获得“中医执业医师”的中医都排除在“民间”之外,这里的高手就特指在民间、没有“中医执业医师”资格、但擅长通过中医药治病救人的民间人才。
先说历史
能在历史留名的肯定是高手,之前我梳理过历史名医,24个重要人物,除了《雷公炮炙论》作者雷敩生平不详外,几乎没有高手散落在民间。上古的黄帝、神农氏、歧伯、雷公他们不是君就是臣。春秋至明清,是医生同时又是官员的有张仲景、王叔和、葛洪、刘涓子、孟诜、韦讯、钱乙、宋慈、李时珍、吴谦;坚持行医、拒绝做官的有皇甫谧、孙思邈、薛生白;有师承的有扁鹊、朱震亨;出生于医学世家的有万密斋、叶桂;外科圣手华佗曾经给陈登、周泰、曹操等看过病,是统治阶级的座上宾,也不能算白丁。只有董奉是例外,自小吏隐居。

所以,即便在教育体系不发达的古代,也很少有名医是自学成才、或者不被官方认可而散落在民间。有人说,古代名医生考不上现在的执业医师资格,这话就太无知了,孟诜和宋慈是进士出身,王叔和、李时珍等是国家医疗机构官员,人家是制定政策的人,怎么会被简单的考试难住。当然,你非要说吕布只会骑马不会开装甲车我也没话说。
再说当前
不管学中医还是西医,成为医院门诊能看病开药的普通号的医生有多难?本科5年、研究生3年,规培和住院部经历,一个医学生,不光高考成绩要好,后面还得读很多年书、经过多年培训和实践才能到门诊坐普通号。
但成为治病救人的中医医师,还是相对简单的,通过中医执业医师考试就可以了。

因为执业考试对学历等有要求,考虑到中医的特色,为了让民间人才有发挥能力的空间、避免高手散落民间,对于有师承和有特长的人才,可以采用考核的方式获得执业资格。
按照国家卫计委《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注册管理暂行办法》,老师可以同时带4个徒弟,徒弟学满5年就可以参加考核了。

没有师承也没有关系,相关工作履历满5年也可以参加相关考核。

所以,真正想依靠中医药治病救人的人才,完全可以通过自身努力取得执业资格。
很多伪中医说难在没有中医医师推荐,他们应该认真反思一下自己,上学不好考不上中医专业,自学又得不到同行认可,就别想着治病救人了,先救救自己的能力和智商吧。
再说说葛又文
葛又文被伪中医拿来作为高手在民间的经典案例。我没查到葛的履历,但是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网站查到了一篇报导,截了2张图,首先,至少在2020年3月12日之前,葛就是中医科学院的特聘研究员;第二,副局长认识葛并且认同他的水平,如果在汉代,葛又文可能不如华佗,但至少是统治阶级的座上宾。那些伪中医,但凡能让县里面卫健委的主任给他们打个咨询电话,也不至于考不到执业资格。


结语
国家为了避免人才散落民间,让人才可以治病救人、依法行医并受法律保护,通过执业医师考试、考核等形式对民间人才予以认定。如果一个号称民间高手的人,连执业医师资格都没有,还是建议大家要谨慎、谨慎、再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