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鼎盛的王朝-大唐,农耕文明的巅峰,探寻大唐帝国魅力密码
海外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华人都可被称为唐人,华人聚集的区域被称为唐人街,“唐”这个字深深刻在全体华人的历史记忆中,这个唐字特指1400年前由高祖李渊和太宗李世民建立的大唐王朝,一个鼎盛的王朝,中世纪初期站在世界之巅的中国,代表了那个时代最强盛的文明,闪耀无限光芒。
如果让国内民众选择,相信绝大部分也会选择唐朝,大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前150多年,经济繁荣,四方来朝,文化艺术,璀璨夺目,名人荟萃,风华绝代,军力强大,四方征战,疆域辽阔,地域更是横跨东亚和中亚大陆。
唐朝(618年—907年),是继隋朝之后的大一统中原王朝,共历二十一帝,享国二百八十九年。
我们仰慕先人成就时,很多时候只记得了他的荣光,却很少人去挖掘大唐盛世背后的成功经验,哪大唐盛世的密钥在哪里呢?什么成就了这个充满活力和魅力的时代,笔者根据自己的认知和理解,总结了几个原因:
一、政治上注意以史为鉴,选贤任能,从谏如流,政治环境宽松,人才聚集。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
经过魏晋南北朝几百年的分裂与战争,人口锐减,百业凋敝,人心思稳,人民都希望国家统一,希望国家由大乱到大治,就在这个时候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登上了历史舞台,顺应了时代要求和民意需求,统一了全国,开始民族的图强之路。
唐朝建立后,唐太宗李世民在隋朝基础上创建三省六部制,采用科举选拔人才;武则天增加了科举录取人数,并开创了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李隆基任用高官主持科举,提高科举地位,这些措施就让大批贤能之士被选拔至国家的各个岗位,为国家大治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二、经济上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推行轻徭薄赋,注重农业生产发展。开始征收茶税,农业上水稻种植的推广,新型农业器具的发明应用,丝绸技术的进步,对外贸易繁荣,为国家强盛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三、军事上实行“寓兵于农”的兵制,注重军事,善用人才,关键时候敢于用兵,大唐一朝将星云集,产生了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敬德、裴行俭、侯君集、苏定方、王忠嗣、郭子仪、李晟等历史名人,唐朝军力强大,疆域辽阔,公元669年唐高宗总章二年,中国国土面积约为1237万平方公里,这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汉人政权统治的最宽阔疆域,元朝和清朝属于少数民族统治时期除外。
唐朝盛世时期开始对外征战。627年灭吐谷浑,630年灭东突厥,640年灭高昌,646年灭薛延陀,648年灭中天竺,648年灭龟兹,657年灭西突厥,658年灭撩人,660年灭契丹,663年战败倭国,668年灭高句丽等政权。这些政权有的是被唐朝灭亡,有的是向唐朝称臣纳贡。
贞观年间,是唐朝开疆拓土最为猛烈的时期,也是大获全胜的时期,依次取得了对东突厥、吐蕃、吐谷浑、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丽、龟兹用兵的胜利,奠定了大唐江山三百年的基业。
唐太宗李世民本人因其文治武功被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毛主席曾评价李世民武功和军事才能居历代帝王之首,英武神勇,才智过人,形成了大唐初期尚武精神。
四、文化方面,锐意经史,倡导儒学,大唐一朝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其艺术和文学成就绝无仅有。
唐朝思想禁锢非常少,文字狱少见,为文学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思想环境。唐朝政府儒释道兼用,各家思想兼容并蓄。各级学校的建立,诗歌取士的科举制度,以及各帝王对文学的爱好和提倡,都使得唐朝文学空前繁荣。
唐朝时期的中国人思想开放,没有固步自封,善于吸收各民族各国的优秀文化,西域的乐舞艺术、古印度的佛教、梵剧、古日本、古朝鲜的文学和唐朝的互相渗透、融合,才出现了豪放、富丽的唐朝文学。
唐朝文学空前繁荣,“诗歌”最为光彩夺目,唐朝被誉为诗歌的“黄金时代”,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诗人和文人大部分都出在唐朝,李白、杜甫、王勃、贺知章、白居易、孟浩然、高适、陈子昂、杜牧、李商隐等等,留下了无数华丽雄魄的文学作品。
李渊、李世民、李治、武则天包括唐玄宗喜欢文艺书法,乐器,音乐,舞蹈,多才多艺,李世民的书法效法“二王”,行书堪称帝王第一,李隆基对音乐舞蹈诗词书法都样样精通,被后世称为“梨园之祖”。
五、民族关系上采取 “华夷一体”等较为平等的民族政策,慎征伐,重安边,以和亲代替战争,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与宗教文化。李世民本人就是鲜卑人和汉人的混血,其民族政策开明包容,汉胡之风盛行。
史料记载,李世民去世后,曾有多名番将欲为其自杀殉葬,唐高祖李治急忙劝慰阻止,可见李世民在周边少数民族中深得人心。《旧唐书》:立大功,居显位,夙夜匪懈者,何力有焉两位番邦将领想要自杀殉葬。
六、政治上宽松,社会风气开化,国际交流鼎盛,国家鼓励并包容不同意见和不同文明,使得唐朝文化繁荣,经济昌盛,这也吸引了全世界各国来华,各国纷纷派遣商队与遣唐使来华贸易和文化交流,首都长安的人口一度超过百万,而外国人的人数就达到了5万多人。是当时世界最大的中心城市,后世统计,唐开元年间,人口最高峰时期可能达到9000万人,超过欧洲全部人口。
在盛唐时的大唐,你可以看到粟特人主宰着长安的西市贸易,龟兹的歌女、于阗人的绘画闻名朝野,高昌的乐人经常出入宫廷演奏。还有很多胡人直接为皇室服务,大明宫中的皇家卫队也有不少的胡人。胡人的食物、水果则像“旧时王谢堂前燕”一样,飞入到寻常百姓之家,出现在大唐各个阶层人的食桌、案头。
七,宗教政策宽容,唐朝基本上是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时代,儒家虽然在国家根本政治中居重要地位,但儒家不利用自己的地位打压其他的思想,大唐一朝,佛教走向鼎盛,李世民李治武则天都信佛教,龙门石窟、敦煌到处都有佛教遗迹,佛指舍利每30年一迎,一直持续到唐朝末年。道教创始人老子姓李,一度被大唐皇室追认为先祖,所以道教在唐朝备受尊崇。
八、最关键一点,按今天的话说就是改革开放,对内唐朝特别注重历史经验,吸取前人和前朝的利弊得失,不断对国内的各项制度弊端进行改革与修正,再加上政治稳定,任人唯贤,历代名相名臣辈出,房玄龄、杜如晦、李靖、魏征、长孙无忌、狄仁杰、姚崇等,经过几代人努力,国泰民安,国富民强。
对外,敞开国门大胆开放,各个国家间睦邻友好,互通有无,大唐王朝的大殿上不但站着各国派来的使者,也站着各类不同肤色的官员,还有各国派来的遣唐使,学习大唐的先进文化和政治制度,深刻影响了东亚和东南亚,在唐朝,即使你是一名外国人,只要你有才能也能被唐朝选拔聘用,这种开放宏大的胸襟值得后世学习。
大唐盛世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最为辉煌的篇章,起于公元七世纪上半期,终于公元八世纪中叶。大唐政治开明,思想解放,人才济济,疆域辽阔,国防巩固,民族和睦,在当时世界上是无比繁荣昌盛形象。
大唐的成功绝不是偶然,是一代又一代唐人励精图治的结果,也是唐朝采取了正确国策的结果,时间虽然已过去了1200多年,但它却魅力依然不减,全世界都还在研究唐朝,学习唐朝,因此大唐有许多东西仍值得我们思考与总结,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传承和发扬,有很多东西值得我们铭记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