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唐山迁西事件的教训是什么?
迁西县地图
迁西县是河北省唐山市下辖县,位于唐山市北部,滦河中下游,面积14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65615人。2022年GDP370亿元。
无论从面积,还是从人口和经济规模上看,迁西县都是一个小县。就是这个小县,2024年伊始,却发生了一起闻名全国的退休老干部因举报问题被羁押、逮捕,差一点被判刑的事件,严重到不需要最高人民检察院亲场纠正,此事可称之为“迁西事件”。
按照网络报道,把“迁西事件”起始和发展的的时间线梳理一下:
2023年12月初,马树山以信件的方式举报迁西县县委书记和组织部长人事任用问题,以及主街道亮化工程存在经济问题。
12月6日,迁西县县委办公室书面报警,称马树山的举报信无事实依据,严重影响了迁西县的政治生态和社会大局稳定。
12月8日,迁西县公安局将马树山带走调查。
12月9日,公安机关以涉嫌诬告陷害罪刑事拘留马树山。
12月20日,迁西县检察院对马树山批准逮捕。
期间,家属申请取保候审,检察院以“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有社会危险性”为由拒绝。
12月28日,迁西县公安局侦查终结,以涉嫌诬告陷害罪向迁西县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
2024年1月2日,迁西县检察院以诬告陷害罪、诽谤罪,向迁西县法院提起公诉。
1月12日,经济观察报(经济观察网)独家报道这一事件。
1月15日,迁西县法院准许马树山取保候审,当日下午5时许,马树山回到家中。
同日,迁西县检察院做出撤回起诉决定书,以“不存在犯罪事实”为由,对马树山撤回起诉。
1月16日,迁西县法院做出《刑事裁定书》,准许迁西县检察院撤回对马树山的起诉。
1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应勇应勇指出,近期河北省迁西县老干部马树山因举报当地领导干部被逮捕、起诉的案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最高检高度重视,专门派出院领导前往河北指导案件办理;会同河北省检察机关,在审查核实的基础上,指令迁西县检察院以不存在犯罪事实对马树山依法撤回起诉,并将依法作出不起诉处理。
1月19日,河北省纪委监委、省委组织部、省委政法委、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公安厅派出出工作组,对案件输情况进行全面核查。
“迁西事件”引起了最高检、河北省委的重视,法律错误已经纠正,事情原委正在调查,肯定会把情况调查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该追究的责任也一定会追究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件事的深刻教训是什么?恐怕要深入反思,我感到,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不能再有“解决不了问题,就解决反映问题的人”这种错误的观念。退休老干部反映的问题如果属实,纪委监委调查就要及时处理,不能马上处理的,也应该进行反馈,让群众了解我反映的问题组织知道了,重视了。不能违反规定透露举报者信息,不能报举报信件又返回被举报人,不能把举报人看作麻烦制造者,解决了了举报者反映的问题,就解决举报者。
二是不能做披着合法的外衣干着违法行为的事情。这几年屡次发生的跨省抓捕网上曝光的人,以违法方法截访,以寻衅滋事拘留逮捕上访群众等违法事件时有发生,一些干部依然没有适应自媒体时代工作环境,思想仍然停留在“堵”、“压”等传统方法上,最终把小问题搞成不可收拾的大问题。
三是司法机关要真正的行使独立司法权。要按照事实、按照法律规定去办,不能按个别人的指示办,更不能拿法律做“敲门砖”、“垫脚石”,成为自己投靠、依附别人的工具,否则是要付出相应的代价的。
迁西事件被最高检紧急喊停,保留了司法的尊严,挽回了法律在人民群众心目的的形象,但全国有多少县区,如果都需要最高检去纠正,最高检忙得过来吗?
还是要研究建立完善约束主要领导的机制体制,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才是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