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武松”何广位:大别山打虎传奇,英勇生
当代武松何广位的故事,说实话,比书里写的那些英雄还要传奇。咱们中国人讲究云从龙,风从虎,老虎自古就是权威和力量的象征,可也正因为这样,它成了我们骨子里害怕却又敬畏的存在。不管是山林中的百兽之王,还是动物园里的铁笼猛兽,只要一瞧见它那双泛着寒光的眼睛,谁不打个哆嗦?可偏偏就有这么一个人,他不仅没被吓住,还硬生生用自己的一双手,把一头接一头的大老虎给收拾了。这不是小说,不是传说,而是真真切切发生在民国年间的大别山深处。他叫何广位,人称当代武松。
说起这个名字,大伙可能会觉得陌生,但他这一辈子的经历,那可是比戏曲还精彩。1909年,他出生在安徽宿县一个穷得叮当响的小村子。当时正赶上蝗灾连天,全家吃了上顿愁下顿。有一年春天,为了种地借来的麦种刚到家,结果饿急眼的小何广位偷偷摸摸把这些救命粮偷吃了一部分!你想想,这日子都苦成啥样了?哪还有什么退路啊!果然,因为这事儿,他们一家彻底断粮,不久后父母相继去世,就剩下小小年纪的他带着弟弟们讨饭过活。
12岁那年,日子已经窘迫到了极点,小孩儿家的肩膀能扛多大的担子呢?为了养活两个弟弟,他干过各种累死人不偿命的粗活。在河南驻马店流浪的时候,有一天碰巧看见街头卖艺,一个满脸络腮胡子的师傅正在表演功夫。这孩子站在人群里两眼放光,看得出神。据说,当时那个王姓师傅注意到他的体格不错,又听他说自己无依无靠,就把他收入门下。从此以后,小何广位跟着师傅学本领,这算是开启了人生的新篇章。
俗话说,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虽然力气大是天生优势,但没有日复一日练出来的一身好功夫,也不会有什么后来关于他的传闻。拜师之后,每天天不亮就开始扎马步、舞棍棒,一招一式全都是用汗水砸出来的。一晃几年过去,从前那个瘦弱的小男孩早已变成胳膊像树枝一样结实、拳脚快如闪电的大力士。不过生活并没有因此好转多少,他仍旧跟随师傅走南闯北,到处卖艺糊口,在湖南长沙表演期间甚至惹出了麻烦。
有一次,在长沙城外,他们搭台表演,却因为场地问题跟几个驻军士兵起冲突。本来嘛,这种事一般忍忍也就过去了,可对方人多势众非要动手欺负他们。这时候年轻气盛的小何广位拿起棍棒直接开干,据当地围观群众回忆,说那简直就是一挑二十的架势啊!但毕竟寡不敌众,加上事情闹大不好收场,他不得不离开长沙,从此与自己的恩师失散,再次踏上流浪之路。不过这次不同的是,多年的习武让他能够独立面对危险,很快展现出了属于自己的惊人才华。
据老人们回忆,有一年冬天,他漂泊到了余坪山附近。那里荒无人烟,经常有狼群出没。他独自在夜色中赶路,被突然出现的一匹野狼堵住去路。如果换作旁人早吓破胆跑掉,但他反而冷静下来,用随身携带的一根木杖迎战几番周旋后居然将狼击毙。从此以后,无论是在猎捕猛兽还是与恶劣环境抗争方面,他越发大胆且富有经验。据说,就是这样的经历,让不少乡邻开始认识并佩服这个敢斗凶残野兽的人。
真正让他声名鹊起,是成年初期在湖北大别山上的一次遭遇。当时有人目睹了一幕惊心动魄的大戏:300斤重的大老虎盘踞于深林之间,如同魔鬼般守在那里。而作为唯一一个愿意深入挑战它的人,小何广位毅然挺身而出先是在暗处观察,然后利用树木躲避攻击,同时找准机会挥舞长枪奋力刺向猛虎喉部!最终成功将其制服。这件事很快传遍周边地区,人们纷纷称赞他的勇气和实力,将其视为新时代的不屈精神代表。当代武松这个绰号也是从这里开始慢慢喊开的!
如果你以为这只是运气,那可太低估咱们主人公背后的努力啦。在之后漫长几十年的职业化狩猎生涯中,根据统计数据来看,仅仅金钱豹这种危险性高又难捕捉的大型猫科动物数量就超过230只,更不用提7只被成功活捉送往研究所或动物园圈养起来供科研使用的重要案例。此外,还有近800匹恶狼以及数千条毒蛇等其他致命猎物每一次行动都需要智慧、胆量和技巧结合才能完成。据了解,日本东京电视台曾专程飞到中国拍摄记录他的英勇表现,而国内媒体例如中国新闻社更制作专题片报道宣传,以弘扬中华民族顽强奋斗、不怕困难精神!
其实吧,你问我为什么大家如此崇拜像何广位这样的角色,我觉得答案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试问,当面对不可逾越障碍或者险境考验,我们是不是总希望找到一种超乎寻常的方法去突破困局呢?所以即便时代背景已经远离,但这些真实存在过的人物形象仍旧激励着我们继续探寻生命更多可能性。他2004年辞世,高龄95岁,也许对于普通百姓而言未必再熟悉具体细节,但无疑留下永恒价值!
来源:
1。 搜狐网,《民间高手:20世纪最牛打虎英雄》
2。 中国新闻网,《揭秘现代版武松传奇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