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星茅为蕙:爷爷是茅以升,《巴山夜雨》出名后退隐如今怎样?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编辑 双儿
小火靠捧大火靠命,六岁便成名的茅为蕙无疑是幸运的人;
手握金鸡影后奖杯的她却毫不在意,丢下名气便消失的无影无踪。
祖父是“中国桥梁之父”茅以升,父亲拉小提琴母亲弹钢琴,身世不一般。
茅为蕙不仅会演戏更是弹钢琴的好手,难道退圈便是为此?
义无反顾嫁给外国丈夫,十几年过去了她幸福吗?如今过得咋样?
“最小金鸡影后”,爆火后却消失
“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谁也不知道我的快乐和悲伤……”
四十多年一部《巴山夜雨》火遍全国,影片中的女孩“小娟子”赚取不少眼泪。
没有台词也没有多余的镜头,就靠着饱含泪水的双眼打动观众。
彼时的茅为蕙不过才五岁,不是科班出身更没有学习过怎样演戏。
可导演一开机她便直接代入了感情,想起从未谋面的“爸爸”,泪水便不自觉地在眼眶中打转。
虽然剧中少不了俗套的父女相认桥段,免不了引起观众的吐槽。
可看着茅为蕙无比真挚的目光,相信任谁也不会笑着评判那段戏。
这部影片也成了她的封神之作,打败众多女演员摘得“最佳女配角”的桂冠。
对于一个刚出道的小女孩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肯定,一时间不少戏约纷至沓来。
但其实这并不是她第一次演电影,早在五岁那年她就完成了荧幕首秀。
“你家这姑娘我越看越像那个电影明星,有没有兴趣让她去拍个电影呀。”
茅为蕙的父亲是个小有名气的小提琴家,结识了不少艺术圈的好友。
每次家中有人来做客,总是会对可爱漂亮的茅为蕙爱不释手。
那天在剧组当摄影的曹伟业偶然间看到了她的照片,被一双大眼睛深深地吸引。
凭着多年在剧组打拼的自觉,他预测这个小女孩一定会火。
多方打听才找到茅为蕙的父母,刚见面就来了开头的那一句话。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骗子,得知此事的母亲并未急着答复,而是耐心询问额她的想法。
一听说可以出现在经常看的“白布”上,好奇的她立马便答应了。
便有了《从奴隶到将军》的荧幕首秀,虽然没有台词可这次神奇的体验还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也正是这次扮演,让《巴山夜雨》的导演找到了能演得好“小娟子”的人。
结果出乎意料地成功,不管男女老少都被这个大眼睛的小女孩所着迷。
但茅为蕙似乎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仿佛拍戏只是她成长路上的一个小插曲。
之后便像石子落进了湖水一样没了声息,消失的她去哪了?就这样放弃演戏了吗?
演戏还是钢琴,出国留学遇见爱
“小蕙你可要想好哟,是想继续演戏还是学钢琴?”
和当初去拍戏一样,面临人生大事的抉择,茅为蕙的母亲再次将选择权交到她自己手中。
彼时的她虽说才刚满九岁,可却是个有自己主见的小女孩。
一边是拍戏的特殊体验,一边是从小就喜欢的钢琴,孰轻孰重一眼看清。
对于女儿的选择父母更是乐见其成,一边欣慰一边感叹基因真没白费。
茅为蕙的爷爷更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将这个小孙女当做家中的宝。
而她的爷爷不是旁人,正是参与设计并建造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茅以升院士。
儿时尚学堂,因为目睹了桥梁坍塌引发的事故,中学时便将“桥梁工程师”当做梦想。
从国内的高级学府走向世界留学,再将先进的技术带回国内。
爷爷的这些辉煌事迹她从小听到大,可每次提及心中还是无比的自豪。
而这种积极向上的精神也深深感染了茅为蕙,从小便朝着爷爷的方向的前进。
因此在面临演戏还是弹琴的选择时,她坚定地选择了后者。
“在我看来演戏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爱好,弹钢琴长大后成为钢琴家才是我的梦想。”
从小便对自己的目标有着清醒的认知,这样的孩子怎么能不成功呢?
也正是这种对梦想的追求让她获得了上海音乐学院附小的通知书,成为百里挑一的佼佼者。
要知道这所学校的招生标准不是一般的严格,即使再显赫的家世没有实力也白搭。
由此可见茅为蕙的水平不是一般的好,而这一切都源于不间断的训练。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我有三百六十三天都在练琴,只有生日和大年初一才会休息。”
回忆起童年的练琴时光,她的脸上洋溢着痛并快乐着的微笑。
即使外出演戏也从未间断,钢琴不好带母亲就用纸片自制钢琴的琴键。
黑白纸片在桌子上平铺,等待着茅为蕙的触碰。
上学息影后弹琴更是成了她生活中的全部,这种日子一直持续到她十六岁才得以停息。
茅为蕙又一次走到了人生的分岔路口,中学毕业的她再次面临选择。
在国内上学保送到顶级音乐院校,出国留学接受更古典的音乐教育。
虽然不舍得国内的风景和父母亲人,可她还是决定循着爷爷的脚步,看看全世界的风景。
但她可远没有茅以升院士那么幸运,没有公费留学的待遇更没有外国友人的接济。
父母为了锻炼她的自理能力,不仅停掉了每月固定的生活费,连学费都要自己挣。
其实和她一样自己打工赚钱上学的留学生不计其数,但对于从小被娇宠长大的她无疑是个挑战。
“小蕙要不然你和我们一起去餐厅打工吧,总比你在这啃干面包强。”
于是她也和众多留学生一样加入了端盘子大军,但优秀的人总是与众不同。
餐馆打工的工作并没有干多久便辞职了,优秀的成绩使得她不用再受苦。
全额奖学金不仅解决了她的学费问题,更摆脱了她的燃眉之急,有了额外的收入。
这样的好成绩一直持续到毕业,顺利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的博士学位。
还因为成绩过于优秀被聘请留校任教,成了为数不多的黄种人老师。
在艺术上的成就更是无与伦比,在25岁就被列为钢琴界的顶级艺术家行列。
在可以容纳上万人的音乐厅开了属于自己的数百场音乐会,距离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近。
不管她在世界各地举行音乐会,台下总有个金发碧眼的男人默默跟随。
结束后还会在后台来个贴脸的拥抱,关系可见一斑,两人又是因何结缘呢?
嫁给外国老公,两个人生活也幸福
“我们俩第一次吃饭还是我约的他,然后他推掉了和别人的约会带我吃了大餐。”
谈及第一次约会的场面,茅为蕙主动说出了“内幕”。
彼时的潘顿以未婚夫的身份陪她参加《鲁豫有约》,两人亲密的互动使得鲁豫羡慕不已。
茅为蕙还大方分享了相知相恋的整个过程,尽显她成熟女人的本质。
起初两人只是普通的工作伙伴,虽然整天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并未让两人熟稔。
而茅为蕙身为中国人的血脉觉醒,还是抱着必须给上司打好关系的念头主动发出了邀请。
一句“晚上有空吗,咱们一起吃个饭”,便开启了两人不一般的缘分。
后来她才知道其实那天晚上潘顿的时间早已排满,可收到自己的邀请还是退掉了全部。
事实证明这顿饭吃得很值,两人从对音乐的感受谈到对未来人生的计划。
两个单身的人也不可避免地聊到了对感情的看法,可茅为蕙上来就是一句我不打算结婚。
把潘顿吓了一跳,后来深入了解才知道她只是不想和一个不爱的人共度余生,与其将就过一辈子不如不结婚的好。
这种想法也引起了潘顿的共鸣,两人就这样边聊边喝氛围极好。
关系也从普通同事变成了朋友,只可惜朋友的身份并没有保留多久。
几个月后一封邮件使得两人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直接晋升为未婚夫妻。
“嗨蕙,那天之后我找了很久可还是没能找到个你喜欢的人,要不你看看我行不行?”
毛遂自荐的告白方式虽然有点搞笑,但却击中了茅为蕙的心。
性格豪爽的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他的请求,不婚主义的人也找到了真爱。
婚后两人和普通夫妻一样,潘顿会为她学习如何做中餐,努力做个好女婿。
茅为蕙也努力做好妻子和女儿的身份,唯独没能成为母亲,如今五十岁的她依旧未育。
但事业上从未停止脚步,致力于发展中国的音乐教育,做出人民喜闻乐见的钢琴艺术。
干自己喜欢的事儿,有自己的爱的人,这不也是人生赢家吗?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文章信息来源:
1、《鲁豫有约》:茅为蕙,从小童星到钢琴家
2、茅为蕙_百度百科 (baidu.com)
3、国际钢琴家茅为蕙:她的优雅在琴键中游走 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