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日争议领土:南千岛群岛(北方四岛)的居民是什么身份?
南千岛群岛(俄语:Южные Курильских острова)(日本称“北方四岛”)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岛群岛向南延伸部分,总面积5038.33平方千米。南千岛群岛位于千岛群岛南端。存在领土争端的四岛中,择捉岛最大,面积约3200平方千米。其次是库纳施尔岛,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第三大的施科坦岛面积约250平方千米;赫巴马伊群岛是个小群岛,面积约100平方千米。
此四岛北接鄂霍次克海,东北面濒择捉海峡,西南隔根室海峡与北海道相望,虽是弹丸之地,却是名副其实的寸土寸金。
现在群岛上主要是俄罗斯人。北方四岛即择捉、色丹、齿舞、国后,自古就有日本人居住生活。19世纪初,俄国通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占领包括北方四岛在内的千岛群岛。1855年,俄日两国签订了《下田条约》,又将四岛还给日本。
岛内居民的游行
1945年8月,美国在广岛、长崎先后投下原子弹。美英为了请苏联对日宣战,将当时日本所占的千岛群岛和库页岛的南半部让给了苏联。这使得苏联有理由在第二次世界战结束后占据北方四岛。
二战结束时岛上约有17000日本居民,苏联占领后将他们驱逐,然后从本土向四岛移民。苏联时期,四岛人口最多曾达到1.5万人,现在大约不足1万人,居民中以俄罗斯族、乌克兰族、白俄罗斯族占绝大多数,他们都是斯拉夫人。
时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登南千岛群岛
1955年,苏、日开始进行“关系正常化”的谈判,苏联做了让步,表示愿意让出齿舞、色丹,日本立刻得寸进尺,要求苏联一并让出择捉、国后,并要苏联承诺参加国际“和平会议”,决定库页岛和整个千岛群岛的归属,谈判于是破裂。1956年,苏联重申愿意让出齿舞、色丹,日本居然认为“不可接受”,除非千岛南四岛一并“交还”。
长期以来,受北方四岛问题的困扰,日俄关系未见突破性进展,以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已经结束50多年后的今天,两国仍未签订和平条约实现双边关系完全正常化。
近期,随着美国一项新政策的实行,北方四岛问题再次被搅动起来,根据所谓的多样性签证计划,美国国务院要求北方四岛居民在申请美国签证(绿卡)的时候,必须将自己的出生地标注为日本。俄罗斯方面对此反应强烈,“还需要更多证据证明美国是修正主义大国吗?(美修?)根据1945年签署的《雅尔塔协定》,整个‘千岛群岛’都被划入苏联版图。”
俄罗斯联邦副总理特鲁特涅夫更是反应强烈,提议将生活在阿拉斯加州的美国人称之为“俄罗斯帝国国民”。俄罗斯人在18世纪发现了阿拉斯加,并建立起了一些小的殖民点,但在19世纪中期克里米亚战争结束后,担心阿拉斯加被英国占领,于1867年以总计720万美元的价格将近170万平方公里的阿拉斯加卖给了美国。当时,阿拉斯加只有皮毛等少数出产,石油和金矿等还未发现,其战略地位也尚未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