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冬”是否意味着“暖冬”?看看专家怎么说
一周前大家还在秋日暖阳里漫步,随着一场大雪光顾,乌鲁木齐迅速进入冬季,主城区最低气温一度降至-10℃。
很多人将这场十几厘米的大雪作为冬季的开始,其实,按照气象上的入冬标准,乌鲁木齐在13日已经迈入冬季,比历年同期偏晚了2天左右。
11月21日前后将再迎小雪
入冬后的乌鲁木齐迅速进入低温模式,昨日中午虽然阳光明媚,但城区气温仍维持在-3℃左右。根据市气象台的预报,今日乌鲁木齐气温变化不大,明后两天气温略有回升,白天最高气温升至3℃左右,早晚低温可升至-5℃。到了21日夜间,乌鲁木齐将再次迎来降雪过程,气温逐渐下降。
从全疆来看,受15日的强冷空气影响,北疆大部分地区都进入冬季。接下来的这周,全疆没有大范围的冷空气活动,局部地区有弱的降雪过程,气温有所下降。
乌鲁木齐连续7年入冬偏晚
气象资料显示,乌鲁木齐历年平均入冬期为11月11日,从历年入冬期来看“,准时”入冬的年份不多,大部分都偏早或偏晚一周左右。最晚入冬期是1994年的11月30日,最早入冬期出现在1976年的10月21日。
记者查阅近几年的入冬期发现,自2013年以来,乌鲁木齐连续7年入冬偏晚。偏晚幅度最大的是2013年,当年直到11月21日才入冬。偏晚幅度较小的是2017年和2018年,均是11月12日入冬。
据了解,1990年开始,乌鲁木齐以及北疆地区的增温增湿趋势比较明显,尤其是在2000年之后,这种现象更多地表现在冬季。气象专家认为,这种大的气候背景是连续多年入冬偏晚的重要原因。
有市民问,“晚冬”是否意味着“暖冬”?对此气象专家表示,从气象资料来看,二者没有直接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