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量
《音量》:

音量即声音的大小,与声带的振幅、气息的强弱和共鸣腔体大小有关。
音量决定于气息的强弱,气息强音量就大,气息弱音量就小。音量取决于声带振幅的大小,振幅越大音量就越大,振幅越小音量就越小。而音量又和共鸣有着密切的关系,共鸣腔大音量就大,共鸣腔小音量就小。

发声训练若用声太多(肌肉派)会使人成为机器,而不是一个有生命有思想的灵魂,若用声太少(松弛派)又会使人听起来缺乏生命力。音量以适中为好,要能大能小,能强能弱,有所控制。
多数人唱歌时喜欢追求大音量,这是非常错误的。音量过大危害很大,如:声音会偏低、摇晃、粗糙、不集中、无穿透力,会伤害声带,造成上高音困难等。同时,大音量所需的强气流经常冲击咽喉部分,在口咽内部形成的大音量,冲击着距离很近的耳膜,时间一长慢慢会使得听觉衰退。

你使大劲唱歌时,自以为声音大了,其实因用力太大,身体、腔体都紧张,共鸣反而小了,声音自然也大不了。
举重时,在各个重量级别中都有世界冠军。音量不是越大越好,不用很大音量,照样能把歌唱得非常完美,非常棒。一味的大音量唱歌是最愚蠢、最有害的做法。

实际上,歌唱技术中包含了音量的重要成分,声音在需要响亮的时候响亮,是歌唱技术的一项衡量标准,歌唱方法正确的响亮本身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好事,我们所不提倡的是片面追求音量,用不正确的方法增加音量,自始至终都用大音量唱歌。真正强的音量要靠良好的共鸣与气息的配合来达到,而不是用劲喊叫得到的。声音要想大就不能脱离共鸣腔,心里想着要把声音推送出去,但实际要做的是把声音收进共鸣腔。心里想着要把高音唱上去,而实际却要把气息坐下去,这就是反向思维法。

在强调不能片面追求大音量的同时,要注意唱歌时也不能全变成半声与弱声,多数情况下中等音量最佳。
选自张歌编著的《美声唱法技巧秘笈精髓宝典》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