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如何理性爱国
爱国主义是一直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所以,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一直都很高涨。
金庸小说中有一句名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金庸
然而,凡事过犹不及。
如果打着爱国的名义,做一些不理性的事,那么就会让亲者痛、仇者快。
比如某个国家与我国发生了矛盾。
这时,有爱国者便将从那个国家花费数额巨大的商品砸碎,由此来表明自己的爱国之情。
这会让谁痛快呢?
谁不舒服呢?
这只会让那敌对国更痛快,你越砸自己的东西越多,他们心里越痛快,反正你已经付了钱。
你要是有本事把货退给他,把钱收回来,那一定会让很多人佩服。
那会让哪些人不舒服呢?
你的亲人一定会不舒服,毕竟你造成家庭这么大的损失。
所以,这是亲者痛,仇者快。
这种爱国有点“意淫”的意思在里面,有点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
阿Q(剧照)
不能在实际的利益上惩罚敌对国,就以破坏与它有关的物品(象征物)来泄恨。
这样就很过激了,就不理性了。
当然,我这里并不是说精神上爱国不重要。
当别人侮辱我们的国旗国徽时,我们一定要大力反对。
我们在爱国时,要尽量使自己的利益不要受损。
比如中国与某国发生矛盾,而你曾经在买了一辆那国的汽车,那么,你是不是一定要毁掉那辆汽车呢?
汽车
当然,你如果不毁掉那辆车,你也不能大大方方开出去,因为这样会容易引起国人的反感。
但如果你毁掉它的话,你必定会受不小的损失。
那么,要怎么办呢?
我这里提供两条建议:
(1)改装。
把那辆汽车开到造车厂,让车厂将汽车里内部有价值的部分卸下来,然后将它重新装配一辆国产车的外壳。
可能换起了国产车的外壳,那看起来就没有那么洋气,但你可以少损失大部分价值。
可能有人会说:那不是自己骗自己吗?那还不是外国的车?
你为什么不这么想:我们这是将外国俘虏收为己用。
其实,国人恨某国,看到那国东西就恨,并不是真的恨那样东西的使用价值,而是恨那样东西的表面,其实是一种心理作用。
所以,只要你把外表改变了,实际上也就等于宣示与外国一刀两断了。
(2)捐赠。
你可以把它捐赠给根本就买不起车的穷人开。
这样,国人看了,不但不会说你不爱国,反而会说,在我们国家,那国的洋汽车,只配我们国家穷人开。
等到那位穷人富裕了,他又可以将那辆外国车捐赠给其他穷人。
当外国牌子的汽车在中国的价值只适合被捐来捐去时,那岂不是很痛快?
如果你买的不是那国的车子,而是其他昂贵的商品,你也可以用这两个方法来处理那些商品。
但如果你买的是一些廉价商品,比如某国的衣服十分便宜,于是你就买了几件穿在身上。
这时,那国与中国闹了矛盾,那么,你该怎么做呢?
如果你将这件衣服捐给更穷的人,那么,只会害了人家,国人会说,真没骨气,就知道买人家的便宜货。
你也不能拿去改装,因为改装的费用可能都比衣服价格要贵,实在不划算,并且反而会让那国认为你高看了他们的商品。
那怎么办呢?
不要毁了它,因为那会显得你没有素质,不能因为恨一个国家,就欺负那个国家生产的商品。
商品是弱小的,也是无辜的。
那么,怎么办呢?
最好是将它扔掉。
反正也值不了几个钱。
要不就将它拿来擦脚,这叫物尽其用。
其实扔自己的外国货,还不是最可怕的。
因为毕竟他们的损失只涉及到他们自己。
但有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爱国热情,竟然管上别人的闲事。
据报道,曾有一大学生穿了某外国品牌的衣裤,硬是被一群激进分子扒得只剩下内裤。
你这样窝里斗,能给那敌对国造成丝毫影响吗?
它会有一丝痛,一丝痒吗?
当然,抵制外国货的确可能给外国的企业造成巨大损失,那么我们大可以这样做。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理性爱国呢?
我觉得做到三点就可以了。
第一,管好自己。
也就是说自己不用外国的东西,把那些洋玩意该改装的改装,该捐赠的捐赠,该扔掉的扔掉,该处理的处理。
第二,对于别人不动手。
对于别人不爱国,你可以批评他们,骂他们,但你不能动手。
如果你动手了,那就是国内人民不团结的表现,就只会让敌对国看笑话。
第三,多一点理解和包容。
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都和你一样,拥有足够的条件说怎样就怎样。
许多人都要生活,比如有的人在外国企业上班,如果他贸然辞职,你让他一大家子人吃什么呢?
他们其实很可怜,他们是我们的同胞,所以,我们对他们要宽容一点。
如果你真爱国,你大可以这么做:
你去对他们说:我为你提供一份待遇跟这里差不多的工作,你立即辞职。
如果他还不辞职,那时,你就可以放肆地批评他们。
当然,的确有一部分民族意识不那么强烈,也就是说不爱国之人,但对于这部分人,我们斥之以鄙视就行了,不必大动手脚。
总之,爱国要理性,不要窝里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