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1.7战斗惨烈,88人仅有6人走下阵地……
1987年1月7号,下午三点二十分,幺六七高地西南侧越军发起了排级反扑,二队队长郭继额看着突击队员们大量牺牲,负伤,命令马玉隔带领剩余队员撤出阵地,他和宋飞及几名队员在阵地上阻击越军。一队队长马玉革和负伤的突击队员们,坚决不撤。二等功臣包双全说:队长,我们是一起上来的,我们必须一起下去!都说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就是患难中的战友深情。
突击队中的轻伤员自觉的往阵地前沿靠,找好隐蔽位置,准备阻击越军。重伤员们则帮忙压子弹,拧开手榴弹盖。包双全,藏族,甘肃人。在一号洞附近阵地阻击越军时,两次被炮火击中,壮烈牺牲。包双全,自幼贫苦。他母亲,一位慈祥的老太太。在40岁时,抱养了包双全,一直视如己出,含辛茹苦把包双全抚养大,交给了部队。为了能够参加猎豹行动,包双全谎称自己还有个兄弟。包双全牺牲一个月后,部队找到了包双全的家,战友看到包双全的家只是几根木头支起的窝棚,老母亲就住在窝棚里,窝棚里寒风刺骨。
部队要送老母亲去养老院,被老母亲拒绝了,她说:她离开了,包双全的魂魄就找不着家了。部队找到相关部门修葺了老母亲的房屋,并落实了低保。老母亲在深夜经常拿出包双全的照片和阵亡通知书仔细端详,诉说着无尽的思念。到了下午五点四十分。在炮火硝烟中,阵地上很快迎来了黄昏。突击队员们打退了越军五次反扑幺六七高地已全部被我突击队员占领。我军卫生担架队迅速登上高地抢救伤员。四连的88名突击队员,除了6人能够自主的走下阵地,21名队员英勇牺牲,41名队员重伤无法移动。
政治干事史正德着急的登上了高地,他的任务是去收敛烈士遗体,辨别烈士遗容,烈士的遗体统一排布在高地的山洞里,史正德看着昨天还生龙活虎的战友们,如今有的满脸血污,有的肢体不全,有的连头颅都没有了,根本无法辨别,他默默的流着眼泪,当他看到摄影干事袁熙的遗体时,史正德在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抱着袁熙的遗体嚎啕大哭起来。我后续卫生队将受伤突击队员抬下阵地,战友们要史正德一起先撤出阵地,担心越军夜晚反扑,天亮后再统一收敛烈士的遗体。史正德流着泪让战友们先走,他要留在洞内,他说:我老家的风俗,有人过世,必须要有人点着长明灯照亮逝者回家的路。
我要陪着我的21名亲如手足的战友,为他们点亮长明灯,照亮他们回家的路,为烈士们守灵。多年后,我曾问他:老史,当年你为保家卫国的烈士们守灵,你害怕吗?史正德沉思了一会说:还真有些害怕,但害怕中又透着些希望。我在山洞里点了根蜡烛,豆大的火苗忽闪忽闪的,山洞里昏暗的光线映衬着躺在地上的烈士遗体,显得有些瘆人,阵地周边很安静,没有一点声响。我拿了些白纸盖在烈士脸上,有两具没有头颅的烈士,我就用军帽盖在他们的脖颈处。整个晚上,我守在洞口,有好几次,透过昏暗的光线,恍惚间,我好像看见有几张盖在烈士脸上的白纸在动,这证明烈士还有呼吸,我欣喜的赶过去,再仔细看,又没有动静了,看着烈士们牺牲的惨状,我又开始哭。那个晚上,夜是那么长,我把我这一辈子的泪都流光了。
后来我转业了,经历过生死,我把一切都看开了。只是每年,我都会去看望烈士们的父母,就好像他们的儿子从未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