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叫荷兰豆,荷兰叫中国豆?只有我还不知道吗?
在我们的日常买菜时,我们常常都能见到荷兰豆,其又名雪豆、青豆和豌豆,是世界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
荷兰豆是一种非常营养的蔬菜,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抗氧化剂。其中维生素C是其主要成分之一,具有提高身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和保护血管健康等作用。此外,荷兰豆还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可帮助消化道清除垃圾和毒素,减少便秘的发生。
荷兰豆的起源地存在较多争议。西方人普遍认为,荷兰豆起源于泰国和缅甸等亚洲东南部地区;而一些研究则认为,荷兰豆最初生长在地中海沿岸和西亚地区。此外,还有学者声称荷兰豆的起源地在西欧。
不同国家对荷兰豆的起源地存在不同看法,这就非常有趣了。
在中国,它被叫做荷兰豆,这个名字其实就暗示了这种豆子是从荷兰引进的。那么,会不会荷兰豆就是原产于荷兰的呢?
其实不然,在国际上,荷兰豆的英文名通常被翻译成“中国雪豆”或“中国豆”。 这种名称的不同取决于不同国家对此的认知和理解。先说说中国把它叫荷兰豆的原因。
在17世纪,随着英国、葡萄牙等国家的崛起,西欧主导的大航海时代拉开了帷幕。然而,后来者荷兰凭借其卓越的水手技术和商业头脑迅速崛起,成为那个时代的“海上霸主”,被誉为“海上马车夫”。
荷兰在世界贸易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大量积累了财富和军事实力。他们向东南亚和南洋地区进发,侵占了许多领土并将其变为自己的殖民地。
其中,就包括我们的宝岛台湾。
在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的部分地区后,大量外国物品进入了台湾。有专家推断,原产于缅甸、泰国的荷兰豆,就跟随着荷兰殖民者,传进了我国台湾。
荷兰殖民者在其控制的区域种植荷兰豆,而当时台湾岛上的居民则偷取一些种子自行种植。这段历史经过也有被《台海采风图考》记载。
由于荷兰豆当时是被荷兰殖民者带入中国台湾的,所以台湾当地居民将其称之为荷兰豆。随后在“下南洋”的浪潮中,台湾的荷兰豆跟随着人们一起,传入了大陆东南部沿海省份,如广东、福建等。
在清朝古书《粤屑》中就有记载:“豆种(荷兰豆)自荷兰国来,故因以为名云”。也就是说,当时清朝时期的人们认为,荷兰豆的豆种从荷兰国来,因此叫荷兰豆。
这就是荷兰豆在中国被叫做荷兰豆的原因,那为什么在国外,荷兰豆反而被叫做“中国豆”呢?
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西方人认为荷兰豆起源于亚洲,并且成为亚洲人经常吃的一种菜肴。而亚洲众多国家当中,中国的名气当之无愧地排在第一位。
荷兰豆传入中国后,由于气候适宜等多种因素,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广泛种植。由此,西方人便将荷兰豆称为“中国豆”。尽管如今人们已经明确荷兰豆并非原产于荷兰或中国,但是长期以来的称呼习惯,可不是说变就变的。
所以就出现荷兰豆在中国被叫做荷兰豆,在外国被叫做中国豆的有趣现象。对此我想说,这些平常难以注意到的小细节,可能都有一些有趣的历史渊源。因此,我们要多多留心身边的事物,并善于发掘其中的有趣故事。
那么你长见识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