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平各族人民清除匪患安定边疆的故事
#长文创作激励计划#金平苗族瑶傣族自治县(简称金平县)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南部,中越边境线崇山峻岭地带,边境线长502公里。
△从1978年年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后,新规划建设的金平县县城美丽新景象。人民摄影家黄泽光/摄
导读
1950年3月,金平县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全县各族人民在县工委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恢复经济,准备迎接土地改革的早日到来。可是,解放前在金平各地独霸一方、肆虐乡里、鱼肉百姓的"金平十虎"及其爪牙逃往越南,与在那里的国民党26军残部勾结在一起继续与人民为敌。
他们网罗国内外亡命匪徒,裹胁部分群众组成反共反人民的土匪武装,潜入国境,第动县内土匪暴乱。围攻区乡政权,残杀征粮队员、工作干部,抢掠烧杀,奸淫妇女,搅得地方上鸡犬不宁,民不聊生。
仅金平一区(今城关区与十里村区)在两个月内就有30多名群众被土匪杀害,231头耕牛被抢,80余间房屋被烧毁。新建镇(十里村区大山村一带)镇长被杀,5名年轻的征粮队员英勇不屈,惨死在土匪的乱棒之下。其中,年仅18岁的女征粮队员倪永雪被土匪剖腹挖心,其状惨不忍睹。
随之,数万斤公粮被抢劫一空。与此同时,勐拉、马鞍底、阿哈迷等地区公所均遭土匪围攻,不少工作干部、征粮队员、人民解放军战士、人民群众惨死在土匪的屠刀之下。到1950年6月,数千土匪围攻金平县城,匪焰甚嚣尘上。
励志典故教育人
为了安定边疆社会秩序,保卫新生的人民政权,巩固国防,扫清社会稳定发展的障碍,确保人民安全生产、生活。
据悉,在上级"军事进剿,政治瓦解,发动群众"剿匪方针的指导下,一场轰轰烈烈的剿匪斗争开始了。保卫金平县城迫在眉睫,消灭围城土匪是全县剿匪斗争的首要问题。为此,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金平部队与地方武装收缩兵力,进行了两个月之久的金平保卫战。
1950年7月,围攻县城的土匪有增无减。部队和地方决定集中优势兵力,采取擒贼先擒王的方法,首先夜袭县城西面板板桥村,捣毁设在那里的土匪指挥部,消灭贺光荣、熊国万这股围城土匪的主力。部队在地方基干队的配合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突然包围了板板桥之匪。
随即进行政治瓦解,勒令土匪缴枪投降。可是,土匪凭借房屋负隅顽抗。解放军最后采取火攻,捣毁了土匪的指挥部。生俘土匪百余名,打死打伤百余名,缴获迫击炮1门,轻重机枪10余挺,步枪卡宾枪100余支。部队稍事休整以后,又向县城东面的马鹿塘、保山寨发起攻击,迅速地歼灭了刀家柱另一股土匪主力。
这两战胜利后,使围攻县城的土匪失去了主心骨,成千的土匪被打得落花流水溃不成军,只顾各自奔命。金平保卫战的胜利,彻底解除了土匪对县城的包围,打击了土匪的嚣张气焰,匪势顿时大减。
新生的人民政权经过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之后,在金平各族人民的心目中赢得了崇高的威望。鼓舞了各族人民的剿匪斗志,坚定了一定能够战胜土匪、消灭土匪的必胜信心。
1951年至1952年间,为彻底清除匪患,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金平部队,对继续与人民为敌的武装土匪进行全面而彻底清剿。中共金平工委及人民政府与部队一起统一组织武装工作队深入村村寨寨,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揭露土匪残害群众,抢劫财物,强奸妇女的滔天罪行。
同时,团结各阶层人士,积极组织生产,实行减租退押。各族人民的觉悟提高以后,全县共组织75个乡村联防,建立4210人的民兵武装。从此,各区乡联防组织,民兵武装坚持边生产边剿匪,积极配合中国人民解放军剿匪部队守路堵卡,侦察匪情,传递情报,开展政治攻势。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瓦解为辅,使顽匪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强大的军事攻势下,成股的土匪队伍先后被歼灭。在"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政策感召之下,许多被土匪裹胁的群众,附匪人员纷纷放下武器回乡生产,走上改恶从善的自新道路。就是逃往国外的土匪骨干人员也陆续回国向人民政府投诚,极大地孤立了少数顽固不化,坚持以人民为敌的土匪头子。他们如同丧家之犬四处奔逃,东躲西藏,惶惶不可终日。
县人民政府发动各乡区联防武装配合剿匪部队拉网搜山,村村寨寨日夜站岗放哨,使顽匪无处藏身。熊国万、白银光等罪大恶极的匪首纷纷落入人民的法网;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匪首唐明轩在联防队员的穷迫猛打之下丧命;叛变投敌无恶不作的付洪宾受到了罪有应得的严惩;最顽固的惯匪头子贺光荣被打算向人民自新的部下击毙于睡梦之中。金平的剿匪斗争最终以人民的彻底胜利而宣告结束。广大人民群众"智打付洪宾,坐剿杨致远,穷迫唐明轩,逼死贺光荣"的顺口溜就是对金平几年来艰苦卓绝剿匪斗争形象而生动的总结。
剿匪斗争的胜利,锻炼和提高了金平各族人民,从中涌现大批剿匪英雄和模范人物。铲除了与人民为敌梦想复辟旧社会的恶势力,捣毁了封建地主经济赖以生存的支柱。
△急行军中的剿匪部队
△搜剿残匪
△剿匪部队取得全面胜利
△金平烈士陵园
△金平县县城美丽新景象。人民摄影家黄泽光/摄
安定了社会秩序,巩固了国防,促进了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为1956年彻底铲除封建经济基础的和平协商土地改革扫清了障碍。全县哈尼族、苗族、瑶族、傣族、彝族、壮族、汉族等各族人民都有着安全、健康、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团结互助,互相关爱,掀起了农业生产新高潮。特别是城关区、十里村和阿得博乡等各区、乡勤劳智慧的哈尼山寨哈尼族人民,互相帮助,共建梯田、梯地,他们在村寨附近的山腰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建设梯地种植旱稻、玉米、蔬菜和果树。
世居山腰河谷的阿得博村、沙依坡村、枯岔河村、哈尼田村、大保寨、小新寨、干塘村、永平村、马鹿塘、毛木树寨、白马河村、十里村、黄家寨、伍家寨、地棚村等各村寨的哈尼族人民掀起了前所未有的以"安全、优质、保稳产、创高产、促发展"为主攻方向的农业生产劳动竞赛活动,村村寨寨、家家户户、男女老少同心投入农业生产劳动竞赛活动。
阿得博、沙依坡等哈尼山寨哈尼族人民在分水岭北面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养鸭、养鱼,建设梯地种植旱稻、各种蔬菜和果树、草果、板蓝根等。与此同时,哈尼族人民家家户户养牛、养马等作为劳动生产、粮食运输等的重要"工具"。
枯岔河村等哈尼山寨哈尼族人民在分水岭脉延西面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养鸭养鱼等,建设梯地种植玉米、旱稻、各科蔬菜和果树等。
干塘村、永平村等哈尼族村寨哈尼族人民在分水岭脉延东面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养鸭养鱼,建设梯地种植玉米、旱稻、各种蔬菜和果树。
哈尼田村、大保寨等哈尼族山寨哈尼族人民在分水岭脉延南面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养鸭养鱼,建设梯地种植旱稻、玉米、红薯、甘蔗、各种蔬菜和果树。
草果山寨、水锥冲寨、河头寨等瑶族山寨瑶族人民在分水岭脉延山坡上开垦梯田种植水稻的同时,建设梯地,利用森林地种植玉米、蔬菜、草果等各种农作物。
特别是金平县各族人民在长期的草果种植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例如,世居阿得博、干塘、毛木树、永平等哈尼山寨的部分农民就成功地把草果从原始老林里引到村寨附近的人工阔叶林中种植。打破了"草果要种植在离村寨很远的原始森林中才会结果,栽在离家近的地方不会成活"的传统认识。
△毛木树寨(哈尼族寨,1978年以前全寨人家住的都是低矮简陋的土木结构的茅草房,如今变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平房或楼房)美丽新景象。人民摄影家黄泽光/摄
金平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对这一经验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和总结。经过实验,在海拔千余米的村寨附近及箐沟边种植水冬瓜、五眼果树,形成人工湿性常绿阔叶林,创造荫蔽环境,扩大种植面积增加新区。这不仅能够解决护林与草果生产的茅盾,而且便于就近管理,有利于提高单产。为改变草果生产的传统方式,大力发展草果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可见,金平的草果生产仍大有潜力可挖。草果生产将进一步成为金平县经济生产的重要支柱,成为金平县繁荣昌盛的经济力量。
各民族农民群众能够安心地进行农业生产建设,企事业各单位干部职工能够安心地创新创业,边防部队官兵能够安心地抓好国防建设,这些都是促进金平县乃至边疆地区经济建设等全面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的强大力量。
成长启示
人类生存发展的最终目标:没有战争,没有灾难,没有疾病,人人都安安全全,健健康康,快乐工作,团结友爱,互相援助,和谐发展,创享幸福美好的生活。
不论什么时代,任何地方发展的主体是最广大人民。任何与人民为敌的个人或组织终归是要失败的。只有为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服务的个人或组织会创造光辉的成绩,会取得伟大的胜利,会深受最广大人民的爱戴和拥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