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女教师自杀,到底自身抗压力不够还是教育界的黑暗?
据新京报报道,10月31日,郑州管城区建兴路小学一女教师吕某留遗书后去世引关注。吕某姐姐称,事发10月26日,警方告知家属妹妹系自杀。
吕某姐姐称,事发10月26日,警方告知家属妹妹系自杀。管城区教体局工作人员称,对此事深感遗憾,相关部门已介入处理此事。
在吕某的遗书中,她提到自己任职学校工作太忙,像进了“牢笼”“喘不过气来”“真的让人崩溃每天”“每天提着最后一口气在工作”。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需要应对上级检查和各种行政工作,比如撰写材料、组织活动等。这些工作让她感到压力巨大,甚至喘不过气来。
31日上午,河南网友吕女士发帖称自己的妹妹“是河南省实验小学(建兴路小学)三四班班主任,周天(10月22日)好好去上班,周五早上接到民警电话已停止了呼吸,所留遗书直指校方!但校方领导拒不认责,甚至拒绝家属进入校园,查看监控。”
吕某姐姐告诉记者,妹妹今年23岁,是一名“00后”班主任,今年8月份刚考上教师编,没想到刚当老师几个月,就从6楼一跃而下,结束了年轻的生命。
记者注意到,她在遗书中还表示,“面对学生,很想真的做到教书育人,但是学校的工作,学校的活动,领导的检查,让我们这些没有培训过就直接当班主任的毕业生像入了牢笼,牢笼一点点缩小,我们每天都提着最后一口气上班。什么时候老师才能只做教书育人的工作?不幸福的老师怎么能教出来积极乐观的孩子呢?”
吕女士说,妹妹原本就说学校平时各种所作所为、各种形式主义、肆无忌惮的谩骂、批评与威胁压得妹妹无法喘息,妹妹自杀后,她听知情人说妹妹自杀前一天还遭到了校长的批评。
吕女士表示,目前自己和父母多次联系学校,学校都没有明确拿出一个家属能接受的说法,还把妹妹的微信从学校的多个工作群中踢出来了。自己家人一定要寻求一个真相,追究学校责任,为妹妹讨一个说法。
这一事件的发生,让我们深刻反思: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教育工作者又应该是什么样子?难道我们的教育体制只能让教师成为行政任务的奴隶,而不能让他们真正地关注学生的成长和教育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