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丰石化老兵:亲历国庆阅兵 到哪都要对得起走过的那段路
记者 李兆滨 张铃 通讯员 郭玉平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国军人,能够参与并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阅兵,是莫大的光荣,是坚守一生的信念。”
——国庆60周年阅兵亲历者汇丰石化集团保卫部班长王强强
苦训是磨练更是洗礼
腊月的西安,寒风刺骨,但王强强和战友们的作训服却早已被汗水浸透。在他们的脚下是两块竖起的方砖,双脚站立在窄面上,挺直腰板,军姿站立,一站就是一上午,这一站就是半年。
2008年底,王强强所在的第二炮兵士官学校接到任务,将与其它三个单位组成二炮学员方队参加2009年国庆阅兵。经过极为严苛的选拔,王强强顺利入围500多人集训“大名单”,进入第一阶段的淘汰训练中。
最让王强强铭记的,是当时为了矫正脖颈,队员们衣襟两侧的领口都要别上钢针,唯有挺直腰杆、昂首挺胸才不被针扎到脖子。“刚开始个别队员一不注意就会被扎到,后来脖子两侧被扎麻木了,没有任何的感觉了。”
训练的日子异常艰苦,残酷的淘汰更是让每个人承受着巨大压力。和王强强上下铺的舍友,脚后跟水泡被磨破,怕耽误训练,一直咬牙坚持,伤口却越来越严重、脚后跟越肿越大,只能被迫淘汰。除了“硬伤”,心理压力的挑战每天也让战士们备受考验。采访中,王强强向记者展示了当时的《阅兵日记》,里面不仅有详细的训练记录,还有自己的心路历程,透过那些简单直白又饱含热情的文字,记者能深刻地感受到一名士兵从平凡到刚毅的蜕变。
从第二炮兵西安工程学院,到北京沙河阅兵村,王强强和战友们克艰克难,心中所怀抱是那颗走上长安街,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的必胜信念,肩上也担负着所有被遗憾淘汰的战友们的梦想,终于,离那一刻越来越近……
检阅那一刻无限光荣
2009年10月1日,7:00不到,王强强和战友们已在长安街集结待发。
庄严神圣的那一刻即将到来。
经过严格的政治审核后进入长安街列队,只待带队领导一声令下:出发!他们随即进入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
“同志们好!”
“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
“为人民服务!”
王强强所在方队喊的那句口号是“为人民服务”,虽然只有短短五个字,虽然检阅过程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经历10个月严寒酷暑的刻苦训练,终于在这一刻,他们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当时紧张吗?”记者问道。10年前,那一刻的心情王强强已经很难用语言去描述,激动、兴奋……诸多回忆中,唯独没有“紧张”,因为每一个动作都已经融入肢体,每一声口号都已融进血液,每一滴汗水都已精确地丈量向前的每一步。
“内心无比的澎湃,在那一刻深深地感受到祖国的繁荣、强大。有幸见证这一历史时刻,倍感光荣。”阅兵结束时,王强强和每一个战士的眼眶都凝满了泪,回想十年前的一幕,自己最难以忘怀的还是注目主席团的那一刻,那个坚毅的眼神里有国有家,更有一个兵的荣耀。
感恩将信念付诸事业
2012年底,从戎八年,王强强光荣退伍。
退伍后,他来到了汇丰石化集团,从事安保工作。工厂里的安保活可不是没有想象中的那么轻松,为了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营,例行巡逻和检查的安保任务非常复杂且繁重。王强强介绍,每日进出厂的流动人员最多达上千人,每名进厂人员的例行检查不可出差错,除了证件检查、酒精测试,还要用金属探测仪等检查违禁物品,确保无危险品携带进入。
可以说,王强强和其他安保兄弟们是企业安保工作的第一“把关人”,因此他们一刻都不能松懈。退伍不褪色,在汇丰石化,企业严格的管理体系,高标准的制度标准,让他找到了当年在部队的感觉。同时伴随着企业的发展,他也始终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学习,提高自己,适应现代科技化的安保理念,将汇丰石化的安保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如今,王强强每天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他对自己的军旅生涯,特别是接受检阅的经历心怀感恩。同时,他也是汇丰石化感恩文化的践行者和受益者。用付出赢得价值,不负“老兵”荣誉,不负300多个日夜的坚守,不负那段倾尽所有走过的长安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