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婆婆遇到硬气儿媳,沟通不成就“互掐”,儿媳:我婆婆太当家
你的婆婆强势吗?如果遇到强势的人,你会用什么方式来相处呢?
有人说,家庭矛盾,大多来自于,婆婆的强势和她过强的控制欲,强势的婆婆会干涉家里的每件事情,这让作儿媳得很为难。
面对这一情况,有的人选择“示弱”,息事宁人;
而有的人选择“示强”,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不是“软柿子”。
到底哪种方式更好呢?
下面这个家庭,有一个强势婆婆,还有一个硬气的儿媳,而儿媳选择了“示强硬刚”的方式,这是否有助于解决家庭矛盾呢?
强势婆婆遇到硬气儿媳,沟通不成,就“互掐”
求助人婆婆李变,她一见到调解员就说,不敢让调解员看她的脸,儿媳把她的脸都给挠坏了。
当李变摘下口罩后,满脸的伤痕,把调解员也吓了一跳,惊呼:哎呀,天呐,整个脸都抓花了,这也太狠了吧。
李变边哭,边用手比划,她就是这样,像疯了一样地挠我,我对她那么好,儿媳竟然这样对我。
李变的儿子张小阳说,母亲和妻子发生矛盾时,他正在起床,等他起来后,妻子已经走了。
原来,张小阳在市区还有一套房子,如今妻子就住在那里。
调解员陪着李变和张小阳,一同来到市里的房子,找到了儿媳杨红霞。
儿媳坦然承认,是和婆婆动了手,原因是前一天和丈夫吵了架,丈夫说要离婚,可为了孩子,她还是想保持家庭的完整。
她心中充满怨气,觉得丈夫和她分开的态度如此坚决,就是和婆婆有关,所以才找婆婆理论,并发生了激烈的推搡。
婆婆在现场,还原了两人推搡的过程,她说,当时儿媳把尿盆扣在她(婆婆)的头上,所以李变才进行了反击。
但对此,儿媳并不认同,反而说,是婆婆先拿的尿盆,她(儿媳)只是夺了过来。
两人口述的众多事实都对不上,各执一词。
儿媳说,这个家丈夫根本没有话语权,丈夫只听强势婆婆的话,所以,自己不想让丈夫提离婚,就得直接和婆婆说。
但当时,她被婆婆的强势态度所激怒,并且婆婆还率先和她动了手,自己这才有所反击,所以犯错的人不是她。
她直言:我婆婆太当家。
儿媳杨红霞继续说,她去看中医,连医生都说,她再要气下去,都会没命了。
在一旁的婆婆李变,也委屈地哭了起来,她说,我天天给她(儿媳)做吃做喝,连她看病,都是自己给她掏的钱,你说我多亏啊!
婆婆李变继续说,儿媳和她动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上一次儿媳和她动手,是李变和孙女在家,孙女睡着后,她出门送了一下叔叔,还没五分钟,儿媳就往家里打电话,因为李变不在,所以孙女就接起了电话,还在电话里哭,儿媳回到家后,就和婆婆李变发生了争吵。
在发生这件事的第二天,儿媳又发现孙女玩婆婆的手机,这让杨红霞怒火中烧,还和婆婆动起了手。
婆婆拿出了一段视频,视频显示,儿媳把婆婆压在沙发上,俩人撕扯在了一起,视频里还有受到惊吓的孙女的尖叫声。
儿媳杨红霞解释,以前就因为女儿玩手机的事情,和婆婆发生过多次争吵,那次的过激行为,属于忍无可忍的爆发,同时她怒摔了婆婆的手机后,就带着孩子离开了家。
而这一次的矛盾,是因为自己的父亲刚刚去世,正在伤心时,母亲也得了癌症,身体比较虚弱。
调解人也提醒儿媳,自己情绪低落,可以理解,但并不能成为对婆婆动手的理由,更不能把心情不好,当做借口。
调解员继续说,刚见到杨红霞的时候,并没有觉得她属于脾气暴躁的人,但是看了婆婆提供的视频后,才确认儿媳的行为过于火爆,甚至已经触到了底线。
儿媳忍不住地说,和丈夫的矛盾,就是婆婆在背后挑唆导致的,因为丈夫没主见,全听婆婆的。
杨红霞继续说,她和丈夫结婚已经有5年,但是两人的关系一直都很紧张,丈夫对她轻则辱骂,重则动手。
杨红霞的丈夫
有一次,只因为她说了一句婆婆的不好,丈夫就和她动了手。
但丈夫说,并不是他偏袒母亲,而是妻子不讲理。
妻子听到这里,哭得更伤心,直说:他太不会办事了,把事情在背后添油加醋地和老人说,把矛盾越闹越大。
调解人员对儿媳说,在家务活由谁干的问题上,她用发脾气的方式,想让婆婆来服从,这种粗鲁的方式是有很大问题的,她应该学会用语言的沟通技巧,来解决分歧。
小潞观点
丈夫、婆婆和儿媳,三人都未做自己角色应该做的事,角色错乱导致了家庭关系的紧张。
丈夫是妻子在小家庭中,最重要的那一个人,而他把妻子的抱怨,一字不拉地,甚至是添油加醋地传达给婆婆,这让婆媳矛盾更加的激化。
丈夫的态度不仅偏袒婆婆,还不替妻子说话,这让妻子在家里没有可倾诉的对象,她内心的负面情绪,没有通过和丈夫的沟通得到释放,一直憋在心里,只能让她的情绪越来越容易被点燃,就像妻子说的:连医生都说,我再要气下去,都会没命了。
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这就是她现实所处的,一个真实的恶劣人际环境。
同样妻子也是有她问题的,自己生存环境的恶劣,和她火爆的处理方式有很大关系的,火爆的脾气,让她与丈夫、婆婆之间,无法建立起正常的沟通渠道。
结婚5年,婆婆没有做好作为长辈的角色,过多地干涉小两口的生活;
作为丈夫,他也没有成长为一位,为家遮风避雨的男人,还是一味地听母亲的指示;
作为儿媳,她和婆婆说话,没有一个小辈应该有的语气和举动,甚至可以说,她和婆婆的沟通方式,能用粗鲁这个词汇来形容。
这样的角色错位,让每个人都深深陷入了家庭负能量的漩涡。
最终,婆婆接受了,以后不再干涉小两口的生活,给儿媳和儿子独立的成长空间;
妻子也和婆婆道了歉,并表示,非常想和婆婆、丈夫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
丈夫也说,通过这次矛盾,认识到了他自己的过度依赖母亲,会学着自立。
每次矛盾,其实都可以看做是家庭关系再次升级的机遇,不要厌恶矛盾,而是学会耐心地解决,因为矛盾解决之后,家庭成员的关系就会被理顺,每个人都会感受到更加强烈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