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四:大有卦
䷍(下乾上离)
大有:元亨。
【注解】:大有,卦名。大有卦是下乾上离,亦即“火天大有”。《序卦传》说:“与人同者,物必归焉,故受之以大有”。乾为天,离为火,为日。犹如天上大放光芒,照亮世间万物,故为“大有”。“元”,大也。“亨”,通也。大获所有,所以最为亨通。
《彖》曰:大有,柔得尊位,大中而上下应之,曰大有。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亨。
【注解】:六五为阴柔得尊位,居上卦之中位。大有卦的五根阳爻皆与六五之尊位相应。下卦为乾,为刚,为健。上卦为离,为火,为丽,为文明。乾为天,六五和九二相正应,犹如顺应天道运行的规律,按时跟随运转。好比一年四季循环轮替,万物生息不止,故说“元亨”。
《象》曰:火在天上,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注解】:上卦离为火,下卦乾为天,有“火在天上”之象,照亮世间万物,犹如无所遁形。君子由此象领悟到,应当遏制邪恶,宣扬善德,顺应上天的这种美命。
初九:无交害,匪咎,艰则无咎。
【注解】:初九居于大有卦之下位,又离六五最远,犹如两者无交往,故而无害。所以说“无交害”。“匪”通非。初九居于下位,上无正应,有艰难之象,但阳爻居于刚位,为正位,又说“无咎”。
《象》曰:大有初九,无交害也。
【注解】:初九居于大有卦之下位,又离六五最远,犹如两者无交往,故而无害。
九二: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
【注解】:乾为大车,九二爻变,为离卦,中虚,有承载之象。九二与六五相正应,而且居于下卦之中位,故说“有攸往,无咎”。
《象》曰:大车以载,积中不败也。
【注解】:九二与六五相正应,九二居于下卦之中位,六五居于上卦之中位。
九三 :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弗克。
【注解】:“公”,公侯。“亨”通“享”,献礼的意思。“弗能”,不能。九三居公侯位,阳爻居刚位,为正位。九三在互卦兑(九三、九四、六五)中,为言。故公候能献礼于天子,而小人却不能。
《象》曰:公用亨于天子,小人害也。
【注解】:小人要向天子献礼,犹如谄媚与君王,反而有害。
九四:匪其彭,无咎。
【注解】:“匪”通非,“彭”,盛大。九四以阳爻居下卦之低位,下有乾卦三个阳爻,上有六五,犹如过盛之象,但九四以刚爻居阴柔之位,不以为过于盛大,九四爻变,为艮,为止,故而“无咎”。
《象》曰:匪其彭,无咎,明辨皙也。
【注解】:“辨”,辨明。九四在上卦离中,为火,为目,为明,犹如看的明白分辨的清楚。
六五:厥孚交如,威如,吉。
【注解】:“厥”,那样的意思。“孚”,诚信。六五居上卦之中位,上下众阳都来相应和,故说“厥孚交如”。六五为君位。上卦离为南,有面南而治,六五在互卦兑(九三、九四、六五)中,兑为虎、为悦,故有“威如”之状。有五个阳爻喜悦而应,故又说“吉”。
《象》曰:厥孚交如,信以发志也。威如之吉,易而无备也。
【注解】:六五有中正之德、平易近人,使相应之人心悦诚服,虽然威风凛凛但却获得吉祥。
上九:自天佑之,吉无不利。
【注解】:上九以阳刚居天位,天之象也。“佑”,佑助。上九下临互卦兑为右(佑),在上卦离中,离为明。天之所助者,顺也;人之所助者,信也。上九又有六五相承,故说“吉无不利”。
《象》曰 :大有上吉,自天佑也。
【注解】:大有上九的吉祥,是因为天的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