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宗师级风云人物,竟有中国第一位女道长
道教,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许多璀璨耀眼的风云人物,他们以自己卓越的才华与成就加上独特的人格魅力,让道教的文化得以发展和传承。做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起码我们应该认识一下。
张道陵
张道陵
到汉末桓帝、灵帝时代,有沛国人张道陵本是太学诸生,博通五经,及其晚年,忽然感叹读书无益于年命之事,遂学长生之道,自称得黄帝九鼎丹法,著道书二十四篇。
张道陵在巴蜀地区建立了二十四个宗教活动中心,从这时起道教有了正规的组织“正一盟威道”。陈寿在《三国志·张鲁传》中,称其为“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学者,出五斗米,故世称“米贼”。后世又称其为“五斗米道”。
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后来张氏子孙,又迁居于江西龙虎山,自宋元以后,历代封尊号为天师,又称“天师道”。成为江西龙虎山天师世家的道统。元成宗时期,天师张与材被授予“正一教主”,主领江南阁皂山、龙虎山、茅山三山符篆,又是道教第一大派系而称为“正一派”。
张道陵也被尊称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
魏伯阳
东汉时期,有吴人魏伯阳(151年~221年),认为《周易》及老、庄之学,与修炼丹药而成神仙的方术,原理互通,彼此原为一贯。
于是将《周易》、老庄、神仙丹道三种学问,融会贯通而著《周易参同契》一书,以说明修炼神仙方术的不易原则,而使丹道修炼方法,上升为有体系、有科学基础的哲学理论。
于是神仙丹道之学,由此大行其道,《周易参同契》一书,也成为千古丹经鼻祖,后世道教与神仙家,尊崇魏伯阳为“火龙真人”。
周易参同契
魏华存
中国第一位女道士魏华存(252年~334年)道教上清派创始人,世称南岳夫人,民间俗称二仙奶奶。主要著作为《黄庭坚》。上清派在修炼方法上,改变了过去从符箓和炼制金丹,而改为专门内炼人体的精、气、神以求长生之道。
中国第一位女道士“南岳夫人”魏华存
许旌阳
许旌阳又称许逊(239年~374年)东晋时期,在江右以道术整治南昌、九江的水利,以弘扬忠孝为立德之本,以立功济世为利民之基,提倡传统文化的孝道,创立净明派,其平生丰功伟绩,永铭人心。
《神仙传》中记载,称其功德成就之日,合家四十二人拔宅飞升。他在道教中的地位,被尊为历代仙班中数一数二的富贵神仙,也被称为道教四大天师之一,对于后世道教的影响极大。
飞升图
葛洪
葛洪号抱朴子(283年~363年)修炼丹道于广东,葛洪亦擅长医药,尤精于外科。所著《抱朴子》的外篇,包括立身处世、政法策略与兵书军事等思想。为后世丹经著述,及修炼丹道的规范。
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为我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青蒿素的发明提供了重要的启发。
寇谦之
北魏寇谦之(365年~448年),为整顿道教,托言太上老君面谕,赐予天师位,以令整顿道教。
除去三张的伪法,授予导引、服气之术,同时又改变张道陵以来以中国名山大泽作为教区的传统,转移其神仙管理人间的治道,一变为人、鬼、天、神互相交通,建立天上人间一体的道教系统的雏形。
寇谦之在北魏创建了正统的天师道,后人称为新天师道。也为道家四大天师之一。
陶弘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茅山派的创始人,著有道教著名内典的《真诰》《真灵位业图序》,还有著名的《本草经集注》。
在南朝的政坛上是负有重望的人物,其毕生致力学术的方向,始终以修道炼仙为目的,他与北魏时代的寇谦之,都是建立道教的中坚分子。但寇谦之是以纯粹的宗教姿态从事传道的活动,而陶弘景犹有道家老庄的风格,参合神仙方士的道术,介乎入世出世之间,隐现风尘,游戏三昧。
吕纯阳
晚唐后,有吕纯阳真人(796年~?)融通道创始人,忽自崛起于道教之间,卓然特立,历宋、元、明、清千余年而至现代。自元朝以来,又被尊封为“孚佑帝君”,其声望之隆,震撼中外,可谓唐代新兴道教的革命神仙。
吕纯阳著《丹诀百字铭》,其修炼方法的精要,更为透彻。元、明以后,民间流传的道教神仙故事,如“八仙过海”等传说,都是以吕纯阳为中心人物。
八仙过海
陈抟
华山隐士陈抟(希夷)871~989年。著《胎息诀》、《指玄篇》、《太极阴阳说》、《太极图》等。陈抟虽为后世道家尊为神仙的宗祖,其实他的学术路线是上承秦、汉以前儒、道本不分家的道学,大有异于唐末吕纯阳的丹道学派。
此人皆尊其有未卜先知之能,他的易经象数“太极图”、“河洛理数”等学说,传到后来的邵康节,而成就了一位象数易学的千古通儒。
张紫阳
南宗丹道祖师的张伯端,号紫阳,尊称“紫阳真人”。(984~1028年)。张紫阳著有《悟真篇》,与东汉时代魏伯阳所著的《参同契》,并称“丹经王”为正统道家千古丹经的名著。
他以天地为炉鼎,身心为药物,涵容性命双修,撮取道、佛两家修炼的宗旨与方法,通过内炼结成金丹。所谓“南宗”,即以紫阳真人为代表的,其为主张性命双修的丹法。
王重阳
道教全真派的祖师爷王重阳(1113年~1170年),原名中孚,字允卿,道号重阳子。
王重阳两次遇仙人,得授修道口诀及秘语五篇,后在昆嵛山烟霞古洞潜心修道。
较著名的弟子马丹阳、谭长真、刘长生、丘长春、王处一、郝大通、孙不二,都归教席,“七真”之名,从此兴盛。
全真派的修行讲究诚心定意,抱元守一,存神固气。讲究出家入道应修养仁德,多结善缘。与正一派的符箓、科仪截然不同。
在动乱的年代,得到了广大民众的认可,声势日益壮大,成为道教华北第一大派。
丘处机
丘处机道号长春子(1148~1227年)曾独居于磻溪、龙门七年,专志修道,备尝难苦。建立后世道教的全真龙门派,俗称北宗。以74岁的高龄远赴西域劝说成吉思汗止杀爱民而流传于世。
北京白云观,为道教全真龙门派祖庭,在广大道教徒中占有崇高的地位。
丘处机一言止杀
张三丰
张三丰全真武当派创始人,明成祖称帝时,醉心倾慕习俗传闻,对活了两三百年的神仙道人张三丰,不但屡下诏书访求,还派遣使臣到处寻觅。
后来在湖北武当山为张三丰大兴土木,建设武当山,成为道教的胜地。
张三丰的武当派,修行要旨是以身心内炼金丹,达成性命的双修的丹法为主。并附以武术技击、气功吐纳、内功导引等健体修身。
自明代之后声名之隆,影响之大,自吕纯阳以后,所有著名神仙方士,尚无出于其右者。
其它
陆潜虚,以双修为尚,
李涵虚,以性命为宗,
还有伍冲虚、柳华阳师徒为主的伍柳派,专主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的内功丹法,以断欲而修证身心气脉,幻出化身以成神仙正果。
他们宛若一盏盏明灯,照亮了人们探索求真的道路。他们为道教的发展和传承夯实了基础,也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