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男神”七兄弟
自贡网讯(记者 卜一珊 黄永刚 摄影 罗祥瑞)连日来,一条《急诊科的男神们——2111111,可呼叫七个葫芦娃》的帖子刷爆微信朋友圈,讲述的是市一医院急诊科的7名男护士,他们在生活中乐观向上,在工作中兢兢业业,更让人惊讶的是他们还拥有宋仲基般酷帅的外表,素有“急诊男神”之称。由于正好七个人,因此,大家都亲切称他们为“葫芦娃”。
一提起“白衣天使”,大家会不自觉地想起女护士, 对男护士这个稀有群体了解甚少。日前,记者走进了市一医院,通过这7名男护士的工作、生活,揭开了他们神秘的面纱,让大家真正体会到了男护士在这个领域的价值所在。
【七个葫芦娃 各个显神通】
生活中,这七名男神是一群年轻十足、乐观向上的阳光男孩。工作中,他们始终保持着有条不紊、兢兢业业的态度。不管是在抢救危重病人,还是静脉穿刺,或是执行医嘱,他们都拿捏稳妥、十分严谨地完成着护理工作。在同事们眼中,他们是科室的开心果,也是科室的正能量。能文能武,能说会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些似乎都是男孩子们的特长。
大娃:曾久鑫。能说会道、平易近人,偶尔些许腼腆。工作严谨,严于律己。是急诊科首位男护士,提名“自贡市卫生系统应急队员。”
二娃:倪琳杰。性格开朗活泼,积极阳光。是“2013年年度优秀共青团”,急诊科的文娱小天王。
三娃:雷词建。幽默风趣,对人体贴知心,是急诊科的“知心大哥哥”,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
四娃:刘平。勤勤恳恳,踏实认真。常常在工作中一语惊人。热爱羽毛球运动,是急诊科的“健身教练”,更炒得一手好菜,是名副其实的“居家好男友”。
五娃:黄显煜。“逗比”和“搞怪”是他的代名词,擅长各种乐器及表演。是急诊科的“小网红”和“开心果”。
六娃:李俊。性格外向,善于表达,工作中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是急诊科的“大宝”,有着“活到老,学到老”的座右铭。
七娃:毛伟强。踏实勤奋,积极进取。热爱运动,不懂就问,不会就学的急诊科“国民男神”。
最初选择——
有受家人影响有因为好奇
这七名男护士分别为曾久鑫、倪琳杰、雷词建、刘平、黄显煜、李俊、毛伟强,平均年龄25岁,分别工作在病房抢救组、院前急救组和输液留观组,承担着相应的护理职责。由于他们英俊潇洒、阳光活泼,素有“急诊男神”之称。不过,急诊科的同事还是更愿意称呼他们“葫芦娃”,因为刚好七人,而且每个人都各显“神通”,并按照入职年资进行排序,依次被大家称为大娃、二娃、三娃……
相比起女护士,虽然男护士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而且在人才市场上非常抢手,但是医院的男护士其实并不多,都是“国宝”。谈及当初为何要选择护士这一份职业,男神们也纷纷打开了话匣子,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但是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点——热爱这份职业。
毛伟强是受到了姐姐的影响才选择成为了一名护士,今年1月从普外科转到了急诊科,由于入职年资最短,理所当然排行“七娃”。毛伟强称,护士这个职业真的很辛苦,吃饭不准时,随时面临出诊状况,但他却觉得工作起来很开心。因为每抢救过来一位患者,他就会有很大的成就感。“在没有成为护士之前,我就通过姐姐对护士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并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二娃”倪琳杰表示,他选择当护士纯粹是因为好奇。“家里有人是学医的,家庭的熏陶是我选择这个职业的其中一个原因。目前我国护理行业男护士奇缺,而男护士自身素质和精神面貌在救治照顾患者方面,比女护士会有一定的优势。”倪琳杰对男护士这一职业有着自己的见解。
其他几个男神也纷纷直言,无论什么原因选择成为男护士,他们都不后悔!
曾遇尴尬——
一些患者拒绝输液护理
众所周知,护士行业长期以来一直由女性主导,少有男护士的踪影,加上传统世俗的偏见,很多人不愿接受男护士的护理,这七名男神同样遭遇过这样的尴尬。
“大娃”曾久鑫,已在急诊科的护士工作岗位上呆了七年之久,是该科室首位男护士,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大家都称他为“鑫哥”。 2009年,曾久鑫入职市一医院急诊科,开始了自己的护士生涯,当时全院仅3名男护士。曾久鑫调侃道:试想一下,在护士群体这个“女儿国”里,突然闯入一个小伙子,成为“万绿丛中一点红”,这在以前是多么稀奇的事。
曾久鑫说,刚开始时,他经常会遇到一些患者拒绝让他输液、护理等情况。“每当这时,我都觉得‘委屈’,我下定决心,一定要用自己技术和服务来获得病人的信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曾久鑫果然做到了。如今,一些患者还会主动要求由他或者其他男护士进行护理,这对曾久鑫来说,是对他以及男护士这个群体最大的肯定。
印象深刻——
尽力抢救病人生命
这七名男神不仅有男性充沛的精力、灵敏的反应,同时也具有女性的温柔细致和耐心体贴。他时刻谨记南丁格尔誓言,爱岗敬业,踏实做事,工作一丝不苟,竭尽全力挽救患者生命。
曾久鑫告诉记者, 去年光大街一家医院在为病人进行肺穿刺时出现意外状况,当时病人生命垂危,随即被送往一医院ICU抢救。经医护人员全力抢救,病人终于脱离生命危险。“在看到病人得到及时救治那一刻,哪怕再苦再累也觉得值了。”
今年大年初一晚出诊时,“六娃”李俊观察到患病老人因哮喘无法平躺,他二话没说,在有专门担架员的情况下,一口气背着老人下了六楼。后来,老人入院灌肠无效。李俊又亲手为他排通大便,他的行动感动了老人和家属们。其实,那晚正是李俊腰痛,准备赴成都治疗的前夕。
“四娃”刘平说,去年一名一岁多的幼儿吃饭时,因菜叶呛住气管出现缺氧窒息。幼儿随后被送到市一医院救治,但遗憾的是经全力抢救仍没挽回孩子的生命,“孩子出现窒息后,大人并没有马上送医,而是在家里采取了一些措施急救,这耽误了宝贵的时间。”说到此处,刘平面露难过之情,“生命逝去的时候,心里会产生很大的冲击力,难过之后,又要控制情绪,打起精神,竭力照顾好其他患者。”
这就是急诊科的男护士,用心去服务,用爱去服务,把把满腔的热情奉献给他们热爱的护理事业。
优势明显——
胆大心细应急能力强
市一医院急诊科护士长甘国容介绍,护士是一个劳动强度很大的职业,尤其是在危急重症病人护理方面,男性一般比女性更有耐力,应急能力更突出。一些涉及男性隐私的泌尿科男性患者也乐意接受男护士。
甘国容还称,男护士胆大心细、沟通能力和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比女护士更能胜任现场抢救、仪器操作和重症护理等方面的工作。“比如搬运急诊病人、大面积创口处理、心肺复苏等这些需要耗费到大量体力和精力的事情,男护士远比女护士胜任。”
据了解,目前该科室每一班都安排有一名男护士值班,比起女护士的温柔体贴,男护士更能给患者带来安全感。而对于与他们搭档的女护士来说,也不再担心急诊夜班遇到什么危险。如今,“七个葫芦娃”以积极乐观向上,精湛的业务水平赢得了不少患者的信任和支持,甚至流传有句“打一个2六个1(2111111),可呼叫‘葫芦娃’”。
就业情况——
市场抢手,就业率达100%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招生就业处副处长朱军告诉记者,其实男护士在就业市场上非常抢手,而就业率也非常高,达到了100%,几乎都进入了市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工作。不过,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及大家对男护士认识上的误区,导致男护士紧缺。就该校而言,护理专业的男护士比例不到6%,每年招生也就40人左右。“每年都还有大医院到学校招人。”朱军说。